微信扫一扫
龙门县好人志愿服务站。 《东江时报》记者张荟婷 通讯员徐园连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张荟婷 通讯员徐园连 惠州是一座 “好人之城”,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志愿者人数稳步增长。在志愿服务阵地化行动方面,通过志愿服务站、岗、点、队的建设,建设“横到边、纵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继市区第一座好人志愿服务站示范站建成之后,以“中国好人”程木华命名的县(区)第一座好人志愿服务站示范站在龙门县落成,程木华任站长。
近日,东时记者跟随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工作人员走进龙门县好人志愿服务站。东时记者目测龙门县示范站占地约为100平方米,建在交通相对比较便捷的龙门县图书馆1楼。谈到建站初衷,龙门县示范站副站长吴淑桦介绍说,主要是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3年提升计划”,以及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提出的将用2年时间首期建设30座好人志愿服务站的计划。
据介绍,龙门县通过在县城遴选建设条件成熟、人流量密集、交通便利、发展较为集中的中心区域,打造一座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加油站、“好人之城”建设的展示站、城市志愿服务的体验站、城市便民服务的咨询站、龙门文明和平安创建的宣传站、城市特定人群的休憩站“六站”功能于一体的好人志愿服务示范站。“要把志愿服务工作做进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目前,示范站由龙门县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队进驻,轮流值班,为市民朋友提供便民咨询指引,为志愿者提供招募注册引导等。
站长故事
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带残障人员做种养基地
“在失去右臂3个月后,我在西布村头开了一间小杂货店。”今年58岁的程木华成为龙门好人志愿服务站的站长,他向东时记者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独臂人坚持奋斗的经历和故事。
程木华失去右臂后,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开了一家杂货店维持生计,后来小店失窃,他靠双脚和左臂四处揽活,先后承包集体水库、锯木加工厂等,寻找致富门路。通过不懈努力,程木华学会用单手拍照,并自创手脚并用的冲晒技术。后来,他还成立了爱心花厂,当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如今,程木华带领一帮残障兄弟姐妹做起种养基地。种养基地种有粉蕉等农作物200多亩,养有鸡、鹅、鱼等,不仅解决了部分经费来源,还为残障人员提供了一个就业的好去处。
随着程木华乐于助人的事迹广为传播,许多有困难的残疾人会向程木华寻求帮助。程木华渐渐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播撒的爱心种子已经深深地埋在残疾人心中。“我不要求他们回报我,只希望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也去帮助别人。”程木华说,帮助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觉得快乐、觉得值得。
站长荣誉档案
2007年当选第二届感动惠州人物;2008年入选成为奥运火炬手;2012年获得惠州市首届“助残大使”荣誉;获评惠州市2014年第一季度 “身边好人”;2014年11月登上 “中国好人榜”;2015年2月成为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