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惠州跻身大城市行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惠州跻身大城市行列

转载 龙门视窗2018/03/20 09:47:5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287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下文简称《规划》)日前在广东省政府网正式公布。

《规划》中的“全省城镇等级结构(2020年)表格”显示,到2020年,全省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各有两座,超大城市为广州、深圳,规模等级为大于等于1000万人;特大城市为佛山、东莞,规模等级为500万人~1000万人;大城市11座,其中包括惠州,规模等级100万人~500万人;中等城市7座,规模等级50万人~100万人;小城市56座,规模等级小于或等于50万人。

近年来,我市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在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通道、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和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等方面积极开展改革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9%

惠州凭借什么跻身大城市行列?惠州成为大城市有哪些底气?

事实上,对于“大城市”的称号,惠州当之无愧。在经济体量方面,去年我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0.56亿元,同比增长7.6%;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1000.9亿元,增长2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1亿元,增长10%,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稳居全省第五位。

我市还坚持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以产业高端聚集和城市扩容提质来引进和留住人才。目前,我市规划建设了8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50多个工业集中区,同时规划建设了环大亚湾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罗浮新城等新城新区,着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园区向城市升级。

去年,我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已达到97%,全市村镇规划实现全覆盖。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3万亩。中心城区不断优化升级,列入全省唯一国家“城市双修”试点,惠东、博罗、龙门三个县城实现扩容提质。

在人口方面,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市常住人口477.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9.55%,比2010年提升7.71个百分点;户籍人口369.2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5.87%,比2015年提升6.06个百分点。

多举措释放“引才”活力,持续放宽入户条件

在人才引进方面,惠州深入实施 “人才双高计划”“人才双十行动”,加大创新创业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了一批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和团队落户惠州。

为“引育留用”人才,我市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等有效措施,特别是加大资金力度,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3%用于人才工作,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汇聚。此外,还实施“梧桐引凤工程”。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近100万人,引进国内外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3名、长江学者4名。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主动调整户籍准入政策,全面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通道。2016年底,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全面放开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直系亲属投靠、各类人才等入户条件。

2017年9月,惠州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放宽引进人才入户条件的通知》,对高层次人才、学历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类人才提供“零门槛、无障碍、直通车”服务。2017年12月,印发实施 《惠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的通知》,积极有序推进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本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胡小华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