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90后“小鲜肉”梨园逐梦十余载 要为粤剧注新潮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90后“小鲜肉”梨园逐梦十余载 要为粤剧注新潮

转载 龙门视窗2018/04/18 16:21:0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8969 阅读 0 评论 5 点赞
伍家辉
策划君说

3岁喜欢上粤剧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上初一时毅然决定要接受专业的粤剧学习,向着粤剧演员的梦想前进;为了实现导演梦,花3个月补回高中课程考上中国戏曲学院……惠州龙门土生土长的粤剧人伍家辉,他的梨园逐梦之路,不但故事励志,还让人感动。

人物名片

伍家辉

籍贯:广东龙门

出生:1994年8月

经历:3岁喜欢上粤剧,8岁登台演出,13岁代表惠州参加粤港澳粤曲比赛,17岁演出粤剧长剧,18岁考上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戏曲导演专业,22岁任职于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师。创作 《浮世三生梦》《书生遇狐记》《如烟情仇》等戏剧,在《香花山大贺寿》中为22名国家一级演员设计服装以及为2018年央视春节期间广东展播节目设计服装。

“在我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虎度门前、水银灯下,穿起一身斑斓的行头,粉墨畅游……”近日,一首充满粤曲韵味的MV《梨园有梦》在网络上热播,讲述新生代粤剧人伍家辉追逐戏剧梦想的历程。这是该短片主角伍家辉对“南国红豆”粤剧的心灵告白,歌曲的词、曲都由其亲手操刀。网友纷纷点赞,称其有“大佬倌的架势”、“年轻的大佬倌”。

这位年龄还没满24岁的“大佬倌”,在外行人眼中,只是个90后“小鲜肉”,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是一位高校老师,也是一位新生代戏曲人,在戏曲艺术界小有名气。10多年来梨园逐梦,他自诩“都是围着舞台转”。

他觉得,粤剧随着时代而发展,这一代人也将留下时代的印记,他愿意以自己的努力推动粤剧艺术前行和发展。

伍家辉(前)在粤剧中的造型。

3岁开始恋上粤剧

3月2日,元宵节,龙门县城影剧院上演2018年新春元宵粤曲欣赏晚会,来自龙门县粤曲之家乐社、平陵曲艺社、龙华新星乐社等团体的粤曲爱好者为观众献上一台精彩的戏曲晚会。作为压轴表演嘉宾,伍家辉演唱了最新创作的粤曲《梨园有梦》,成熟的唱腔,真挚的情感,获得阵阵掌声。

就在表演前几个小时,主办方、龙门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心里还忐忑不安,因为那几天伍家辉生病打点滴、不知道能不能登台。事后,他们获悉,伍家辉是拔掉针管去登台,演出后又回到医院继续打点滴。

伍家辉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家乡龙门登台演出了。对于这样的演出机会,他认为是回报家乡父老的契机,他不想错过。也正是龙门这片土地浓郁的粤剧氛围,让他痴迷上了这项颇有年代感的艺术。

伍家辉从小一直学粤剧、唱粤剧,乐此不疲。伍家辉记得,爷爷奶奶都是粤剧发烧友,不仅爱看粤剧和听粤剧,还经常和其他票友一起唱粤剧。耳濡目染的伍家辉3岁时就喜欢上了粤剧。当时的龙门县戏曲协会粤剧之家经常开展活动,奶奶第一次带着他到粤剧之家参加活动时,他在众人面前唱了一首粤剧小调,获得全场掌声。粤剧爱好者刘冠荣觉得这孩子的声线等各方面条件都挺好的,“挺有韵味,有天赋”,于是嘱咐他的奶奶要常带孙子来参加活动。后来,刘冠荣成了伍家辉的启蒙老师。在多方调教下,年幼的伍家辉能完整地唱一首粤剧名曲《帝女花》。

1998年,广东省粤剧院二团来龙门县演出,还在读幼儿园的伍家辉立即被吸引了,他和奶奶一起观看演出,被粤剧演员的舞台表现和行头吸引住。伍家辉回忆道,演员谢幕时,还久久不肯离去,那次演出让他对粤剧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上小学时,伍家辉对粤剧的热情不减。小学二年级时,伍家辉在全校2000多名师生面前表演了粤曲 《分飞燕》。这一次表演让全校师生都认识了这名爱好粤剧的小孩。

伍家辉善于学习,他购买了大量戏曲方面的光碟在家自学,他还利用网络查找各种粤剧方面的信息,拓展见识。伍家辉除了唱粤剧,还学习美声、民族唱法等,甚至还学习主持和舞蹈,文艺才能越来越突出。

2006年,伍家辉代表惠州参加广东省政协第三届“四洲杯”粤港澳粤曲演唱大赛,获得了优秀奖,当时他是参赛年龄最小的演员。次年5月,伍家辉与粤剧名伶红线女在 “百场粤剧进校园”的主题活动现场担任评委,被更多的人认识。

伍家辉为演员化妆。

学艺艰辛从不言弃

也就是在2007年,当时还在龙门中学附属学校上初一的伍家辉,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惊讶的决定,他不走寻常求学路,他想去广东粤剧学校(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前身)接受专业的粤剧学习,他要在舞台上做一名粤剧演员。

伍家辉的父母当时对儿子的艺术道路却不太看好,他们认为,儿子应该上高中、考大学,业余玩玩粤剧当陶冶情操,但靠粤剧吃饭是行不通的,“他们认为唱戏的太苦太累了”。

后来,伍家辉的启蒙老师刘冠荣出来圆场,称伍家辉有戏剧天赋,他瘦瘦的个子,脸庞帅气清秀,是传说中适合上镜的“巴掌脸”,外形条件很适合舞台表演。

伍家辉的决心和老师的分析,让父母接受了。2007年下半年,伍家辉如愿进入广东粤剧学校学习戏剧表演。

到了广东粤剧学校,伍家辉意识到一切都“不是闹着玩的”。每天早上6时,学生们就要起床练功:练基本功、吊嗓子……伍家辉记得,当时学校的练功房是临时搭建的铁皮房,夏天在里面训练时感觉像在蒸笼里一样;冬天大清早练时,练完了衣服也能拧出水来。

当时班上有30名学生,有的学生家里是粤剧世家,有的早就经过系统的学习,伍家辉在老师眼中并不突出。为此,他一开始还在学校坐过“冷板凳”。

艺术道路“太苦太累了”,不幸被父母言中,上了半年学后,伍家辉有点坚持不下去。妈妈对他说:“不要说辛苦,这是你自己选择的,只有坚持。”心里响起退堂鼓的伍家辉,于是打消了退意,选择坚持。

为追赶其他同学,伍家辉狠下苦功,课余时间也经常向师长讨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伍家辉每年剧目表演综合课都得第一名。在学校实习期间,成绩优秀的伍家辉接到的演出邀请不断,基本上每周都要去参加演出。

他记得一次到澳门参加演出粤剧《唐宫恨史》,说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表演前已确定男主角有两人,分别演出上下半场。在前往澳门途中,因演上半场的男主角证件丢失,无法进入澳门。救场如救火,伍家辉全力以赴把全剧表演下来。当时参加表演的都是粤剧界的长辈,他是年龄最小的,“表演的两个多小时里,我都诚惶诚恐,生怕演砸了。还好,谢幕时全场观众都站起来鼓掌,我心里的大石头才放了下来。”

艰苦学艺路,让不少学生半途而废。伍家辉记得,入学时班上有30人,学习5年毕业时,只剩下20人。伍家辉感激这段学艺路。

伍家辉(右二)担任总导演和服装设计的粤剧《浮世三生梦》在北京大观园戏楼首演时,得到了香港著名演员罗家英(左二)、米雪(中)的大力支持。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