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实施党建“十大工程”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政府机关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实施党建“十大工程”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转载 2018/10/25 10:44:0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今日惠州网 作者:龙门视窗 152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龙门县第十九期中青班学员在政治生活馆接受党性教育。

龙门县第十九期中青班学员在政治生活馆接受党性教育。

 龙门县推行“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模式,打造“美丽党建”品牌。这是村民正在熟读家规族训。

龙门县推行“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模式,打造“美丽党建”品牌。这是村民正在熟读家规族训。

日前,龙门县组织工作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时期该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龙门县印发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年行动实施方案,将大力实施“政治铸魂”“核心统领”“达标创优”“头雁培育”“党务优化”“担当作为”“乡村治理”“正风肃纪”“基础保障”和“主体责任”“十大工程”,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以组织优势转化为凝聚全县发展大局的组织力量,为龙门走在全省山区县域发展前列、奋力谱写“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新篇章、助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主题党日

实施基层党组织“10+X”主题党日制度

龙门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正以“一馆、一校”为平台,实施基层党组织“10+X”主题党日工作制度。“一馆”,即已建成的全市首个县级“政治生活馆”,为全县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流动党员等提供政治教育服务;“一校”,即“农家党校”和“农家课堂”。按照“六有”标准推进全县11乡镇(街道)党校、179村(社区)农家党校(课堂)规范化建设,有效破除农村党员学习集中难、效果不明显等政治思想教育“屏障”。

该县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10+X”主题党日工作制度,配套印发了《12个主题月学习菜单》,将“每月23日”定为全县基层党组织的主题党日,规定了回忆初心、政治学习、主题党课、协商议事、志愿服务等10个“规定动作”及鼓励基层组织创新的“X动作”,引领全县基层党组织“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过主题党日,增强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仪式感”“使命感”“荣誉感”。

基层党建

对“星级党支部”创优评星予以奖励

该县主要领导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神经末梢”,要在各领域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该县突出“系统推进”的原则,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通过打造“美丽党建”规范标准体系,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提档升级,实行星级评定,实施“头雁遴选”计划等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打造“美丽党建”规范标准体系。以“党建强、乡村美”为目标,制订了《“美丽党建”规范标准体系》,对各领域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提出规范标准,督促和引导基层党组织对标自查,结合“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模式,逐步在全县党组织中打造“美丽党建”品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在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提档升级方面,按照“一乡镇一品牌、一党委一特色”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实行“每月一观摩”制度,以点带面推进全县党组织党建标准化。在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制度机制等“软件”上的标准化,完善《基层党建标准化指引手册》,制订了图解式“三会一课”等工作指引,推进党建标准化“提档”升级。

“我们还实行星级评定,每年开展基层党组织达标考评。”该负责人介绍,推行“星级党支部”创优评星制度,对“星级党支部”予以奖励,对不达标的进行督导整改。并对党员党性修养、工作实绩、示范带动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全面推行“三看三比”积党徽评比办法,结合每季度支部党员大会、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综合评定公布1~5星级党员和不合格党员。

值得关注的还有,该县大力实施“头雁遴选”计划。今年,该县启动“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培育计划”,重点在带富能力强的村民、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党员中,按不低于1:2比例,公开遴选100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实行“村推镇选县考察”的培养选拔制度。根据农村党组织书记“空缺”实际,跨镇跨村委派任职村党组织书记。与此同时,按照“千分制”办法对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考核,对全县17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了履职情况排查,按照好、中、差2:6:2的比例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分类管理。

培养干部

健全容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干部撑腰鼓劲

干部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最关键的是培养选拔好接班人。

该县全面推行干部 “一线考察法”,目前正在对全县正科级单位开展一轮干部工作“深调研”,实时考察干部在扫黑除恶、污染防治、精准扶贫、征地拆迁、抢险救灾、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和日常工作一线的真实表现,对干部进行“精准画像”,及时发现和使用在工作推进力度大、表现突出、业绩显著的干部。

同时,坚持“储、培、用”相结合,建立星级干部评选机制。建立了“星级干部”档案,根据干部“一线考察”的情况动态管理“后备干部库”。同时,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实行干部交流挂职“双百”工程,5年内分批完成 “百名优秀基层干部进机关、百名优秀机关干部下基层”,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此外,健全容错机制,让干部敢担当、敢作为。制订风险评估备案制度、严查恶意诬告陷害行为制度及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函询回复采信反馈制度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三个区分开来”,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人才新政

培养本土人才引进紧缺人才

该县主要领导指出,人才是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谁拥有无限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成就大业的鲜明优势。该县实施“人才新政”,从培养、引进、留住人才上精准发力,激发优秀人才在龙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注重培养本土人才。重点实施“龙门名师”“龙门名医”“人才兴旅”、农民画“十百千万”人才、“龙门技术能手”“农林水专技人才”等“十大人才培养工程”,对教育医疗、旅游文化、农业水利、拔尖人才等领域制订5年培养规划,着力培育一批“龙门本土人才”,逐步化解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人才荒”。

精准引进紧缺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制订3年行动计划,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据悉,2018年该县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的工作方案,向社会公布了龙门县十大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引进的3名博士研究生、49名硕士研究生签订了就业协议,实现了博士人才“零突破”。

此外,注重创造条件留住人才。该县为引进的人才办理安家补助,启动了“人才公寓”的建设,并定期组织人才开展座谈、调研、慰问以及文体娱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人才交流沟通,提升人才归属感。同时,实施“人才直通车”服务,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居留落户、人事代理等事项的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党建“十大工程”

1、政治铸魂

2、达标创优

3、党务优化

4、乡村治理

5、基础保障

6、核心统领

7、头雁培育

8、担当作为

9、正风肃纪

10、主体责任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组宣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