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多个世界第一!龙门这个项目太牛了
转载
龙门视窗于 2020/09/02 19:30:3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南都
作者:
56600 阅读
0 评论
12 点赞
南都记者从乌东德广东龙门换流站项目部了解到,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已于今年7月31日实现阶段性提前投产。

柳龙直流工程横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全长1452公里。其中,作为该工程有机组成部门的乌东德龙门换流站项目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境内。昆柳龙直流工程计划在2021年汛期前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工程输送容量800万千瓦,每年预计送电广东200亿度,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强大电能。据了解,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乌东德电站是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昆柳龙直流工程主要依托乌东德电站等向广东广西输送云南水电,采用±800 千伏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系统,输送容量 800万千瓦。该工程起于云南昆北换流站,分别送电到广西柳北换流站和广东龙门换流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混合的直流输电系统,送端采用常规直流,受端采用柔性直流。昆柳龙直流工程于2018年12月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242.6亿元,计划在2021年汛期前全部建成投产。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乌东德项目部副总经理甘运良介绍,南方电网公司集全公司之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地貌、雨季等多重困难和考验,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攻坚,千方百计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今年7月31日,昆柳龙直流工程较原计划提前了30天实现阶段性投产。昆柳龙直流工程双极低端投产后,连续满负荷稳定送电,最大送电能力250万千瓦,工程设备制造质量、施工安装质量、控制系统稳定性得到初步检验。截至8月11日,已累计送电超过10.2亿千瓦时。 甘运良介绍,昆柳龙直流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增加800万千瓦的通道送电能力,年送电量超过33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煤炭消耗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60万吨。其中每年预计送电广东200亿度,相当于深圳市一年全社会用电量的五分之一。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陈越介绍,作为国家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该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创造10多项世界第一。
该工程首次在特高压领域同时运用了多端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和技术成果,解决了一批世界级难题,形成了系统全面的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知识产权体系。包括世界上第一个±800kV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世界上单站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世界上第一个具备架空线路故障自清除及再启动能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等。“多端直流、柔性直流代表当今特高压领域两大发展方向。两项技术同时应用在特高压工程,在世界尚属首次。”陈越表示,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昆柳龙直流工程线路平均海拔1300米,面临高山区、重冰区、铁路、通航河流等复杂地形区域,交叉跨越特别多。
该工程能够实现线路提前贯通、阶段性提前投产,得到了惠州市、龙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事关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并满足未来大湾区电力需求的“国字号”工程,其建成投产将进一步优化南方五省区的能源结构,对于惠州而言,龙门、博罗、惠城等县(区)将迎来充沛电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
龙门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叶育强介绍,龙门县委、县政府对龙门换流站工程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和每周督办,全力支持配合,推动此项工程建设。叶育强说,征地工作是推动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该县严格按照项目既定的时间节点,稳步推进,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超过40万平方米的征地任务,横跨4个乡镇,实现149个基站,总长度121公里的电网建设任务。此外,龙门换流站的14台换流变压器是工程建设的核心设备,其长度、宽度和重量较为特殊,对运输要求极高。
2019年10月31日凌晨,在各级各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昆柳龙直流工程第一台大型变压器从惠州港石化大件码头安全运抵龙门换流站。叶育强介绍,为确保运输安全,龙门县多次召集交警、交通、公路等部门召开运输方案研讨会和协调会,并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运输方案,提前到辖区交界处对接大件运输车队,沿途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处理突发情况,圆满完成了龙门换流站建设过程中大件运输护送任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昆柳龙直流工程建设也面临了很多不曾遇到过的问题。叶育强介绍,龙门县成立了工作专班指导、帮助企业落实防疫安全措施,加大协调协作力度,有效推动该项目复工复产。在严格落实查验、隔离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专门协调县内一家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并派出专职医疗队伍和专门人员精准服务,加快合理有序组织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员工分批返岗,共接受隔离人员768名。同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的防疫物资应急需求,积极协助企业采购口罩、消毒液、防护手套等必备防护物资,解决防疫物资需求,落实生活配套服务,满足企业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应急处置需要。截至目前,昆柳龙直流工程未发生一起输入或扩散疫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龙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邬少英介绍,乌东德龙门换流站项目落户龙潭后,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专班队伍去开展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征地拆迁,工作量非常大、非常繁杂。该项目征地面积为480亩,涉及到9个村民小组,部分地块还涉及到土地纠纷,山林纠纷,迁坟等问题。为此,镇委、镇政府组建了6个现场工作队,进村入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村民们白天下地干活、出外打工等没有时间;工作队就晚上进村入户、开户代表会等广泛动员绞尽脑汁说服村民同意征地。土地纠纷和山林纠纷,许多都是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找证据和依据来确定究竟是谁家的,补偿款应该给谁。为此,工作组的同志要三番五次走访村里的老人,向他们反复请教反复确认,再给纠纷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直至有纠纷的双方都有一个合理的补偿方案。 该项目征地过程中,迁坟20多座,其中18座是有主坟,还有些无主坟。18座有主坟中,有6座是族坟,牵涉面比较广。为了做通坟主迁坟思想工作,工作队动用了各种关系,各种力量。首先是请村里、族里有名望的老人,帮助研判,促进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再通过召集发改、国土等部门开协调会,进行解决。最终,镇委、镇政府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准时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保障了项目的有序推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项目建设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作为西电东送的国家重点项目——乌东德龙门换流站建设,也在遭受疫情的考验。邬少英介绍,为了保障项目不受疫情影响或少受疫情影响,龙潭镇、委镇政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原本项目部已经设置了防疫值守点,龙潭镇委、镇政府为加强疫情防控,又在进入项目外入口处设置了一个24小时防疫值守点。对于进入项目部的工作人员,要求企业方提前报备,并对进出人员严格登记,严格测体温,需要隔离的必须隔离,从而保障了项目继续施工。疫情防控期间,项目部还从外地招了不少工人,由于隔离观察用房不够,龙潭镇委、镇政府还帮助企业协调了用房问题,将一家宾馆作为了临时隔离点。
据了解,乌东德龙门换流站工地,最高峰时有2000人参与施工,这些工人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疫情防控到位,没有发生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