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竹笋香飘 户染金黄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农业生产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竹笋香飘 户染金黄

转载 龙门视窗2020/09/15 16:43:4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753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日前,龙门县龙潭镇新寮村里,袅袅炊烟夹杂着竹笋的清香飘向天空。烟囱旁的天台上晾晒着一片金黄——又一批西溪笋干马上晒好了。

新寮村位于龙潭镇西南部,是西溪笋的主产地,村民种笋、晒笋、卖笋已有多年历史。村党支部书记余林海介绍,全村占地面积28万亩,西溪笋遍布其中的27万亩竹林地。每到竹笋生长季,村里家家户户的天台都披上澄黄的“外衣”,到了饭点更是被阵阵笋香环绕。


西溪笋是甜竹的幼笋,在每年七八月份破土而出,收获期维持一整个季度。进入新寮村六暗(地名,又称“鹿庵”)等地,一栋栋楼房背后的竹海尤为引人注目。质优的甜竹多藏于其中,竹茎粗壮,最大的接近篮球的直径。体型庞大的甜竹保证了新笋的分量,生长10年左右的甜竹每年可产150~200公斤鲜笋。


清咸丰《龙门县志》记载,西溪甜竹笋甘脆异常,蒸熟晒干可久藏。进入收获期,当地村民常清晨5时许上山挖笋。碗口大的竹笋还需要经剥、蒸、切、晒4重工序,才变成西溪笋干。


剥去层层绿色的外壳,白色的嫩笋逐渐显露。简单清洗后将其放入铁蒸笼中,加入山泉水蒸熟。竹笋颜色由白转黄,变得柔软。接着,将其分为两半,再以三四毫米厚的标准分切成片,当地人称之为“起片”。“起片”后的笋片需放在竹网上经过两天的暴晒,使水分逐渐流失,颜色由淡黄转为金黄。制作好的西溪笋干薄如蝉翼、质感爽脆、清甜甘滑,可储存一年,方便全年销售与食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溪笋就和蜂蜜、胡须鸡、草菇一起,被称为龙门县出口四大土特产。制作、销售西溪笋成为新寮村民的创收途径之一。但由于交通不便,西溪笋主要依靠商贩上门收购,缺乏统一的销售途径。约30年前,龙潭镇上有一家罐头加工厂专门加工生产西溪笋罐头,销往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彼时,新寮鲜笋曾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卖给罐头厂。如今制作好的笋干每公斤80~100元,但伴随着劳动力外迁、收益有限等因素,村内的西溪笋产量已大不如前。



“村里的西溪笋资源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可以扩大产量、开发深加工产品。”为了重新打响品牌,余林海特意注册了“六暗贡笋”商标并成立合作社,鼓励村民扩大种植。合作社将统一收购竹笋,借助电商等途径提升销量,将西溪笋打造为新寮村的“一村一品”品牌。他说,未来或还将通过招商引资开设加工厂,开发酸笋、即食笋、笋罐头等深加工产品。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卢泓宇 汤渝杭)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