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张德江在龙门县慰问受灾群众。
“党和政府为群众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人民群众满意,就是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最好评价”
7月4日上午10时30分许,一辆中巴车疾驶而至,稳稳停在博罗县麻陂镇金湖村的一片农田边。从河源赶来的张德江和省委常委、秘书长肖志恒,省政协副主席王珣章一起走下中巴,会同我市领导柳锦州、黄业斌、黄仕芳、黄雁行和博罗县党政主要领导来到金湖村复耕现场。这里十几台拖拉机正在“突、突、突”地翻耕农田,近百名村干部群众正在忙着播种育秧。已播种好的十几亩秧田盖上了塑料薄膜。
我市博罗、龙门等地遭受超百年一遇特大洪灾以来,张德江始终高度关注我市灾情。6月22日晚11时,张德江亲自打电话给市委书记柳锦州了解惠州抗洪救灾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
满怀深情的牵挂,张德江脚穿运动鞋径直走到田埂上。他蹲下身子问几位正在育秧的村民。
“家里有几亩地?都淹了吗?”“有10亩地,全淹了。”“复耕准备种什么?”“我们听党和政府的,让我们种什么就种什么,因为种子、化肥、农药统统都不用我们操心。”朴实的话语引得大家笑了起来。
柳锦州、黄业斌等领导补充说,政府引导灾民种超级稻,产量高,一造可以夺回一年粮。另外还计划冬种蔬菜、甜玉米等经济作物,力争把损失夺回来。
“这样好。”张德江望着田间一片繁忙景象,赞许地点点头。
离开田间,细心的张德江发现一间民房的墙壁上张贴有支援灾民的捐款榜和洪灾防病防疫知识介绍。捐款的有挂钩单位、机关党员干部。得知我市受灾地区普遍采取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实行包干责任制帮助灾民救灾复产,张德江说:“这个办法好。”
来到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运洪家,张德江细致询问张运洪一家和村民的受灾情况,了解灾民有什么困难,情绪稳不稳定。张运洪激动地回忆起6月20日晚的一幕:在洪水暴涨的危急时刻,各级领导都赶来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为安全转移群众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全村没有一人伤亡,紧接着救灾物资就连夜送到灾民手中。他说:“金湖是麻陂受灾最重的一个村。灾后,党和政府又组织村民迅速开展复产工作,免费提供农用物资。农业部门提供农机,卫生部门为全村消毒。全体村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救灾复产非常主动。”张德江说:“党和政府为群众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人民群众满意,就是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最好评价。”张运洪说:“虽然全村受灾严重,有2500亩农作物受灾,但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有信心通过晚造和冬种把损失夺回来。”张德江对大家说:“灾害是坏事,但也可以锻炼干部,教育群众,锤炼党性,凝聚民心。”
“洪灾过后,一定要痛定思痛,科学治水,变水患为水利,完成好城乡防洪这件德政工程”
灾民的生活安置特别是房屋全倒户灾民住房重建问题是张德江心里最牵挂的事。我市重灾区之一的博罗杨侨镇钟屋村有21户农户住房全部倒塌。张德江来到受灾现场,但见满地瓦砾,满目疮痍,心情沉重。他让随行的有关人员把受灾现场拍下来。看到几台大型机械正在清理房屋倒塌现场,房屋重建工程已经开始,了解到这里正在按照每户8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一个新村,张德江详细询问了规划情况,叮嘱道:“住房重建一定要结合实施民心工程和扶贫助困,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和农村改水改厕,科学选址,统一规划,合理设计,确保质量。”
已近午时,张德江一行又马不停蹄赶到博罗县麻陂河杨村堤白泥湖段决口修复现场。博罗县会同驻惠部队组织数千名军民和大批机械正在为大堤排险加固。其中1000多军民正在修复决口。张德江来到大堤上巡查,发现河中积有大量淤泥,河上一座三孔桥成瓶颈之势影响着行洪。他指出:“堤坝决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洪不畅。仅加固加高堤坝不行,还要疏浚河道,下决心把桥改为六孔、七孔。”柳锦州当即要求博罗县对以上问题一次性解决。张德江说:“自古以来,治水、修路、办教育就是最大的德政。洪灾过后,一定要痛定思痛,科学治水,变水患为水利,完成好城乡防洪这件德政工程。”
“请你们放心,党和政府一定会安排好你们的生活。要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下午,张德江一行又驱车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重灾区龙门县王坪镇三洞村。三洞村遭受山洪和泥石流袭击,有16户灾民房屋全部倒塌,近300亩农田被洪水和泥石流冲毁,洪灾还导致河流改道,进村公路近1公里道路被封堵。灾情到来时,当地党员干部冒着生命危险迅速转移群众,灾后又组织干部群众奋起抗灾,迅速展开救灾复产工作,进村公路已经修通,干部群众正在清运泥沙,夺回良田。张德江踏着泥泞和乱石,一处处察看灾情,走进农家和灾民安置点,亲切慰问受灾群众。
在村民小组长谢路阳家,张德江坐下来细细询问他一家种了多少地,年收入如何,收入来源有哪些,房子盖了多久,受灾情况怎么样。得知他一家除了种水稻,还种果、养鱼、养鸡,谢路阳还兼做木工活,家里生活有保障。张德江鼓励说:“搞多种经营好。希望你们一家尽快恢复生产,并早日富起来。”
在灾民安置点,张德江逐一看望受灾农户,和灾民一一握手。柳锦州、黄业斌汇报说,对无房户灾民都集中安置,除了确保灾民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治疗外,还要有一名党员干部挂钩联系一户灾民。龙门县负责同志汇报说,县里已于7月1日正式启动了“万名党员扶万家、共建灾后新家园”活动。张德江表示满意。他对无房户灾民说:“请你们放心,党和政府一定会安排好你们的生活。要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房屋倒了再盖,而且要盖得更好!”灾民报以热烈掌声。
张德江实地察看了三洞村新村选址地,了解了规划情况。柳锦州汇报说,市里准备把钟屋和三洞作为灾民住房重建的示范点来抓。张德江说:“安居才能乐业。当务之急是要为无房户建好新房,要站在农民、灾民的立场,充分考虑到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张德江考虑十分细致,反复叮嘱:“为灾民建房一定要给每户一个院子,方便他们生产生活。”
在三洞村,张德江还慰问了在现场开展工作的农业和卫生部门的同志。张德江问医务人员:“有没有发现灾民得肠胃病?”“没有。只有一些村民感冒。”“这说明有效控制了疫情发生,好。卫生部门很得力,一定要千方百计防止疫情发生。”
“实践证明,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是靠得住的,各级党组织是靠得住的,广大党员干部是靠得住的”
离开三洞村,张德江召开座谈会。从5点半开始,原计划6点半结束的会议一直开到7点半。
在听取了市、县救灾复产工作情况的简略汇报后,张德江作了重要讲话。
“惠州是重灾区之一,灾情重,损失也很重。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抗洪救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面前,惠州市委、市政府清醒坚定、决策果断、指挥有方、措施得力,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受灾县区、乡镇的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以赴抗洪救灾,解救被困群众,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实践证明,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是靠得住的,各级党组织是靠得住的,广大党员干部是靠得住的。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惠州广大受灾群众表示亲切慰问。对惠州市抗洪救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所到之处,受灾群众对党和政府都充满感激之情。广大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纷纷投入到复耕复种、修复水利等救灾复产中,对重建美好家园充满信心。我看了很受感动。”
“惠州已经全面开展起救灾复产工作,灾区是稳定的,生产生活秩序基本得到恢复。一路上公路都疏通了。被毁农房正在着手规划建设。所有救灾复产工作是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希望继续努力。”
“抗击洪灾的实践也再次表明,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更多地关注民生,关心农民,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提高能力,依靠群众,真抓实干,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张德江对救灾复产和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细致部署。他说:“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惠州灾情,将尽最大努力支持惠州救灾复产和灾后重建工作。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惠州一定能夺取救灾复产和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交心的话语,殷切的嘱托,深深的厚望,巨大的鼓舞,激起强烈共鸣。会议室里掌声阵阵。 本报记者李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