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惠州何时创出本地花生油品牌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惠州何时创出本地花生油品牌

转载 2010/07/11 17:58:2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2016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惠州市民大多喜爱食用花生油,按照300多万人每人每年食用5公斤花生油计算,惠州市场每年就要消费1500多万公斤!然而,我市一方面全年复种的花生有40多万亩,农民种植的壳花生卖不出好价钱;一方面市场上流通的多是外来的金龙鱼、鲁花等品牌花生油。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市部分农民种植的花生产量和出油率均不高,缺乏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和没有叫得响的花生油品牌。
 
    据悉,我市去年大面积种植的花生亩产155公斤左右,在全省属中等水平,但出油率不高。从2002年6月开始,市农技推广中心选择龙门县的龙江镇、平陵镇各连片100亩作为试点,还在博罗县、惠东县分别建立花生高产示范区,推荐种植粤油7号、湛油38号、仲恺花1号等优良品种。目前我市花生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花生单产提高15%~20%以上,农民实现增收7700多万元。

    惠州共种有40多万亩花生,平均亩产在155公斤左右,总产量可达6.8万吨。但这些花生大部分卖给小型机榨油坊,因为属于低档油,导致农民的壳花生卖不出好价钱。

    2000年,原来在惠东县从事小型机榨油坊生产的赖显秀看好高档油市场,投资建设了粤东最大的食用油脂企业———惠州市美味皇油脂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美味皇商标,该企业生产线一年可以消化全市花生总产量的40%,成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据赖显秀介绍,美味皇年产花生油2万吨,用的花生原料大部分来自本市,通过“订单农业”和建设高产花生生产基地直接带动3000多户农民致富。但由于本地的一些花生出油率低,无法达到要求,因此每年还要从山东引进5500吨,山东的花生出油率在45%~46%。

    本报记者吕 明 通讯员黎志雄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