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春节到了,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办事处高步村麒麟狮队便忙碌起来,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支狮队成立以来,使该地春节文化生活的欢乐气氛更浓。
据有关资料介绍,惠州的舞龙活动在明清时期及上世纪初最为兴盛,以至发展为一种综合性民间活动,惠州府城内一旦出龙便满城轰动,有些老人携带孩子在龙肚子下钻来钻去,叫钻龙架,意思是望子成龙。
春节舞狮延续至今,博罗县一些镇、村的醒狮队相当有名,并经常组织一些舞狮比赛活动。
惠州流行的狮主要有4种,一是大头狗(大头狗狮);二是麒麟(麒麟狮);三是扁鼻狮;四是斗牛狮。4种狮中,大头狗相传是从开平、南雄、顺德、中山等地传入,斗牛狮、扁鼻狮等以龙川等地居多,惠阳淡水舞狮也以这两种狮为主。
据一些舞狮的艺人介绍,大头狗和麒麟狮是惠州土生土长的,惠城区有多支麒麟狮队活跃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旧时新狮扎造好后,会到元妙观点睛“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新春的第一天清晨,狮队穿家过巷拜门,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狮队在门前庭中舞耍,耍完后居民鞭炮相送。在乡下,现在还能见狮队到各家各户拜年。
惠州至今还保留有春节听大戏的习俗。据介绍,惠州戏曲有3大流派,一是汉剧,二是粤剧,三是潮剧。最能体现惠州广府文化特色的当推粤剧、粤曲,惠城、惠阳、博罗、龙门都曾经有专业的粤剧团,博罗、龙门一些村的业余粤剧团也相当有名,博罗石湾镇铁场村4个村民小组,有4支粤曲队,今年春节的节目安排得满满的。目前惠州市区有多家粤曲曲艺社,在春节期间也有相关的活动安排。
春节期间,我市各地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惠东平海镇的节目安排有粤曲、篮球赛,今年还特约了吕钦回乡举办象棋赛,今年过年一定又有一盘“好杀”。
上网旅游等新方式给寻常百姓新的文化享受
在惠东增光镇,四季鲜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蔡观潭对记者说,现在人间亲情越来越浓,过节文化氛围也显现多样性。
几天来,记者接触的所有采访对象都持这个观点,并且列举了很多实例,说明春节的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
家住淡水的杨先生这几天正忙着买些土特产,他告诉记者,过去都是儿子回来陪父母,从去年开始他和老伴去石家庄陪儿子,一来车票容易买,二来可以去看看雪景,换个方式吃团(圆)年饭,实在是个好主意。
前天一大早,江北三新村的刘先生就打电话给记者,询问报社春节期间还有没读者旅游团去香港。他说,有几个亲戚从北方来过年,家里没有什么好招待,惠州景区都看过了,想带他们去香港游玩几天。“现在时兴旅游过春节,不仅不烧锅做饭备年货,而且玩得也开心,一举多得。”
“我有好几年没给亲戚、同事拜年了。”练先生如是说:“年前单位有一次团拜活动,于是就省去了同事间的拜年;亲戚间拜年,前些年用电话,去年发短信,省时、省力、又省钱,也不会无休止地喝酒,科学发达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过年了,人情显得更加浓烈。“市区下角青年路的林女士说,她去年过年没有回父母家,因为父母都学会了电脑,几乎天天都会和老人家聊一会儿,拜年也在网上进行。林女士说:“今年离父母更近了———电脑上装了摄像头,不仅可以聊天,而且能见面,亲情一点都不少啊。”
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年逛花市和年三十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定会错不了,每年还会买几盆花装饰家居。他告诉记者:“今年过年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吃得开心玩得高兴之余,好好利用春节假期多读几本书,好好过个文化年。”
本报记者李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