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GDP39.6%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GDP39.6%

转载 2010/07/12 09:07:0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178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十五”期末,惠州的县域经济总量(惠东、博罗、龙门3县相加)已经扩大到318.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39.6%,县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87.6亿元,占全市比重的35.9%。
 
 
    5年来,我市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专业镇的发展为基石,在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的带动下,惠东、博罗、龙门3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旺盛的活力。

    ———农业种养专业镇成批涌现。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发展格局主要表现为:北果南菜,北牧南渔。比较突出的专业镇有:龙华年桔,响水青枣,增光荔枝,石坝三黄鸡,铁涌马铃薯,以及沿海5镇的临海养殖等。“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普遍推广,农产品深加工业初步形成。

    ———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整合后,各县相继形成了一批同类、同质企业集聚的特色工业镇,如惠东县黄埠、吉隆一带的制鞋、博罗县石湾的塑胶化工、龙门县平陵的水泥,铁岗的竹制品等等。这些专业企业集聚化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税收、就业的带动具有明显的效应,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旅游业的崛起加快了山区经济发展。“十五”后期,以龙门温泉的开业为标志,山区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加快,温泉、漂流、森林公园等旅游项目在各县相继开发推出,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品牌的树立,是惠州“十五”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不仅带旺了客流和餐饮业,也带旺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和相关服务行业,为解决山区农民的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     本报记者陈秀峰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