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龙门县地派镇地处桂峰山下,全镇11个行政村,散落在青山绿水中,灵山秀水加上白天夜晚温差大,特别适宜腌制腊鸭、腊鸡等腊味品,每年农历重阳前后,腌制腊味品到市场出售成了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10多年前,就有客商到地派将当地村民加工好的腊鸭拿到从化市场销售,销路出奇的好,食客普遍反映地派腊鸭风味独特,味道特别香。后来销量越来越大,地派鸭子供不应求,客商便从从化将宰杀好的净鸭用车子拉到合子村加工腊味品。每年的重阳至春节,每月加工五六百只至上千只,一个加工季节下来,少说也要加工数千只。潘伟宇介绍说,同样的鸭子在从化腌制与在合子村腌制味道截然不同,该镇合子村白天阳光充足,到了晚上则凉风习习,特别适宜腌制腊味品.从活鸭到腌制成腊味品仅需5至8天。
记者在客商潘伟宇的加工场看到,他腌制的腊味品除了腊鸭外,还有腊鸭肝、腊鸭舌、腊鸭爪、腊鸭头、腊鸭肠等近10个品种。从市场购进一只活鸭大约是20元,可加工成一只重1.6公斤至1.5公斤的腊鸭,每公斤腊鸭卖30元,加上鸭肝、鸭头、鸭爪、鸭肠等附产品的收入,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据当地村干部介绍,地派农户加工腊鸭出售,每户收入少的有数千元,多的上万元。
地派腊鸭在龙门及周边地区已经成为腊味品知名品牌。记者在南昆山看到,几乎所有的商店摆卖的腊鸭,打的都是地派腊鸭的牌子,据知情人透露,商店里卖的腊鸭,有相当一部份不是出自地派的,这是需要加强监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