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2003年7月至2004年10月,龙门县一口气签约了环球、光大和塔牌等3个投资额巨大的水泥工业项目。去年9月底,落户在该县平陵镇的环球水泥项目率先点火。虽然距离这3大项目完全投产的时间还很远,但其对龙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效果却立竿见影。
2005年底,龙门县统计局局长梁国强撰写的一篇分析报告中的一组数字让人注目:龙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02-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6.87亿元,年均增长60%。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增势强劲。环球、塔牌、光大等三大水泥项目投资占全县投资总额的79%。
环球水泥把产量从原定的200万吨提高到300万吨
记者在当天的奠基仪式上了解到,2008年环球水泥完全投产后年产量可达300万吨。这预示着什么?让我们首先来看看龙门县这3大水泥项目的概况:环球水泥年产量300万吨,塔牌水泥年产量400万吨,光大水泥计划年产量800万吨(均指完全投产后计算)。环球水泥的发展战略清晰,把产量从原定的200万吨提升到300万吨,表明了其对在龙门投资充满了信心,表明龙门县的发展战略得到了投资商的认同。
惠州环球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栋22日这样评价项目落户龙门:“绕了大半个中国,最中意的还是龙门。”他说,他们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大做强。他认为龙门的投资环境有“七个好”,即好山好水好民情、好资源好交通、好市场好领导。
三大项目投产后可创税3.47亿,增加就业岗位3000个
加起来年产量1500万吨的3大水泥项目先后聚集龙门并陆续投产,将使龙门县经济产业版图发生巨变。
一直成为龙门县机关干部和群众关心的财税收入和带动发展问题,龙门县是这样算的,按年产100万吨水泥计算,每年可得利润5000万元、增值税21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210万元。年产1000万吨的旋窑项目,可创税2.31亿元,增加就业岗位2000个左右。3大水泥项目全数投产后,可创税3.47亿元,增加就业岗位约3000个。水泥大项目投产后产生的效益,还将在运输、服务业等行业得到体现。
2005年,龙门县财政预算一般收入约1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这个增长幅度在龙门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去年第二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许国安在龙门县委十届四次全会上指出,龙门县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达到10.57亿元。这是龙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表明,3大水泥项目落户龙门后,龙门县的“山区工业化之路”从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龙门县一直叫卖自家的酒好,即石灰石资源丰富,现在,“梦”圆之日为期不远了。
过去5年,龙门县GDP年均增速为10.1%,预计“十一五”期间可超过15%。从总量上说,“十一五”期末GDP总量可达62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这里面,贡献最大的就是3大水泥项目,其中年产400万吨的塔牌全面投产后,每年实现工业产值估计超过10亿元,等于2005年龙门县工业产值的总和。 本报记者刘耀龙 特约通讯员陈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