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米饼诱游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米饼诱游人

转载 2010/07/12 09:18:3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221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日期】2003.11.24 08:19:02  
【作者】  
【正文】     当你来到龙门,惊叹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成就了南昆山的秀丽风景;徜徉于天堂山上的杜鹃世界;流连于泡温泉、森林浴、川龙峡漂流而乐不思蜀时,有一点可得给你提个醒,你已置身于米饼之乡,焉有不享享口福的道理?
龙门米饼,旧时又称年饼,顾名思义即为人们过年时的吉祥食品。以前龙门人有除夕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融融的炉火旁打年饼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始于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光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些乡村人家也还保留着除夕前打年饼的习俗。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以年饼、大桔和糖果给长者亲朋拜年。
龙门米饼为何久负盛名,而且长盛不衰,总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是选料十分挑剔,米要用冬米,经锅炒后,色泽金黄,香气四溢;花生要当年产的,而且仁要饱满结实;糖要用冰糖,配以适量的水,在锅里熬成粥样,隔夜待其冷却,若在熔糖时,加拍扁的生姜一、二块同煮(除皮,打饼时将其捞起),味道更佳;水最好用南昆山水,取其清洌甘甜。其次是打饼程序也十分考究,从研粉——将米粉和糖浆花生等配料搅匀——印饼——压实——烘干,道道工序都来不得半点马虎,最后出来的就是令我们垂涎三尺,精雕细琢、色香味俱佳的米饼。
龙门米饼以前品种较为单一,无非是花生白糖饼,改革开放后,人们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沐浴着淡淡的月光,或者节假日邀上三五好友,清茶一壶、浊酒一杯,佐以香脆可口的米饼,把生活中阴晴圆缺、喜怒哀乐、如意的、不如意的统统抛于脑后,别提有多惬意。城里人在钢筋水泥的重围下憋得慌了,总想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青山碧水中,使压抑的心情能得到暂时的舒缓,由此导致了这几年生态旅游热急剧升温,而龙门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全国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来龙门旅游休闲度假的人越来越多,今日的米饼已非传统意义上的仅为青黄不接、或外出劳作时的充饥之物,精明的龙门人紧跟时代的步伐,揣摩现代人的不同口味,增加了富含营养的黍米饼、薏米饼、不上火的绿豆饼等花色品种供南来北往的游客选购。
以前的米饼款式也不多,以圆形为主,取月圆之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间或有少许鱼仔形,鱼,谐音余,寓意年年有余。日前,笔者在龙城新龙楼饼家却看到憨态可掬的如来佛、作势若扑的金狮、瑞意安详的麒麟等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米饼,宛如工艺品。       
                                                      
本报记者 何万明  通讯员罗振球  黄伟光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