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龙门县沙迳镇的双东村距离镇中心5公里远。一进双东村村头,近10栋新建的村民楼房首先映入眼帘,楼房的底层都用作小百货档、摩托车维修档等。开店的村民见到记者便问:“是来看我们双东村的‘绿色银行’吧?”村后满山遍野盛开着柑桔花,村党支书穆树秋手臂划了一个大大的弧:“那就是大伙的‘绿色银行’!”
穆树秋所言不虚。截至2002年底,双东村种植橙柑桔13800亩,人均种果6亩多。2002年双东村人均纯收入为3200元,其中仅种植橙柑桔一项,就平均为每个村民带来了2944元的收入。在双东村,年收入10万元的农户也不少,所以这儿有个笑话:树上掉下一个金橙子,都能砸中3个万元户。
双东村的“绿色银行”是怎样建起来的呢?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这可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带领啊!”
党员认真完成“两个五”,争当“双带”模范,带动村民将村里能种的地方全种上了果树
2001年,双东村党支部在推行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时,根据本村实际,经过反复调查、思考,把发展橙柑桔作为落实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利用当地适宜种植品质好的橙柑桔的优势,鼓励和发动村民种果。村党支部还明确了“两个五”的任务,争当“双带”模范(即要求每位党员种5亩以上的橙柑桔,每个党员联系户也种5亩以上;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在党员和联系户的带动下,凭着勤劳和当地得天独厚的种果条件,双东村的橙柑桔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又带动了更多的农户投入种果热潮,双东村“绿色银行”的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如今的双东村已经没有了荒地,几乎每一块能种果的地方都种上了。
村里已没有一个闲人,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双东村采访时记者发现,在村民家里能够见到的人并不多。“双东村现在没有闲人啦!”党员黄木根告诉记者:“一寸光阴一寸金,村民们一大早就起床了,现在都在果园里忙活呢!”
黄木根在村里开了一间农药、肥料店,为了帮扶村民发展橙柑桔生产,去年,黄木根赊销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超过10万元。
双东村的党员们热心帮助村民们发展橙柑桔,对此,双东村一位姓叶的单亲母亲深有感触。叶的孩子还在念小学,家里缺乏劳动力,因此对种植橙柑桔一度犹豫不决。村里的党员干部知道后,主动为她摘果、跑销售,去年,叶家的橙柑桔卖了2000多元,生活大为改善。
村民的精神面貌在发展种果业中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去年种果100多亩、纯收入18万元的村民穆志坤说,村里风气现在更加好了,村容村貌今非昔比。现在,双东村的部分村民正打算到邻村发展种果,把山上的“绿色银行”做得更大。
本报记者刘耀龙 特约记者陈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