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狠抓项目建设及企业挖潜扩产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狠抓项目建设及企业挖潜扩产

转载 2010/07/12 11:43:2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95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今年上半年,龙门县综合增长率达73.92%,位居全省67个县(市)首位。在龙门这样一个基础较落后的山区县,历史性地摘取全省县(市、区)综合增长率的桂冠,靠的是什么?日前,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龙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炳球。

  邓炳球说,2007年下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强势推进5项重点工作:

  提拔公推和评优选出的干部

  一是抓解放思想,科学定位。一方面,通过集中全县智慧,明确打造“珠三角生态后花园”的总体定位,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今天龙门抓生态,明天生态富龙门”的发展思维,抓治乱,保生态,促发展。另一方面,县委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彻底破除小农经济、小富则安和长期以来的封闭思想,树立打开山门创大业的意识;破除亲亲疏疏、小团体利益的思想,树立唯才是举、团结协作的意识;破除龙门没钱办事、无所作为的悲观畏难和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破除封建保守、地方界别意识,树立“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以思想的不断解放促使龙门全体干部群众创造力的释放,以观念的不断更新带来各项工作的创新。

  二是抓干部导向。首先从四套班子着手开展交心通气活动,抓责任、讲团结、拼实干,促进融洽与和谐。在全社会范围内正风气、正导向,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推荐镇委书记、镇长和优秀正、副局长系列评选活动,并把公推和评优选出来的干部提拔重用,形成了“干部拼政绩”、“企业讲贡献”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关闭83家非法矿场和192个非法采矿点

  三是抓重点治乱。着眼于保护龙门的绿水青山和可持续发展,开展矿产、林业、交通、税费4大整治。取消了各旅游通道的测速;发动人大治税检查,以及政协监督非税收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全市率先设立地磅,堵塞了税费征收漏洞;改变“砍树养人”的林业管理现状;坚决关闭了全县83家非法的矿场和192个非法采矿点。目前,全县共设立了14个地磅点,达到了治矿、治超、治税“一箭三雕”的效果。2006年,全县收取矿产资源税费579万元,2007年达到1730万元,预计今年可以达到5000万元。

  3大水泥厂产量年底力争达千万吨

  四是抓宣传招商。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暨国际森林度假高峰论坛,打响广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五张王牌——“森林度假”的旅游品牌。着眼于农民利益,2008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年桔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到全国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推销龙门年桔,于元宵佳节举办的首届年桔文化节,提高年桔的品牌价值。招商引资形势喜人,广州富力集团、深圳深业集团、益力矿泉水厂、碧水天然等纷纷进入龙门投资兴业。

  五是抓项目落实和企业挖潜。通过采取一名县领导具体负责一个项目、抓好督促检查等举措,实行定时间、定任务,重点项目得以强势推进。尤其是塔牌、环球、光大三大水泥厂,由于遇到土地、矿山以及与当地群众关系紧张等严重问题,生产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县委、县政府下死任务,抓责任,抓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抓到底,通过多次的协调、现场办公,促使三大水泥厂从2006年总产量的250万吨扩大到目前的800万吨,今年底争取达到1000万吨以上的产量,相当于新引进了3个水泥项目。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