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站在一座柑橘山山顶,漫山遍野的柑橘树顿时映入眼帘。“在杜光荣的带领下,我们村很多人住上了‘小洋房’。”樟潭村村民杜岸荣说。
杜光荣告诉记者,2000年底,全村柑橘只是“小打小闹”式种植,面积只有约100亩。目前全村186户全部种柑橘,种植面积达2100多亩,人均12亩。
免费提供柑橘苗给村民
“看到老家很多地都荒着,很可惜。当时也是胆大,2001年下半年就一次投入12万元,在樟潭村租了150亩山地栽种柑橘。”杜光荣说,柑橘树从种植到挂果需要3年,2004年10月,杜光荣的柑橘迎来第一次收成,纯收入2万多元。
2005年樟潭村换届,杜光荣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是他上任后一直思考的问题。“以前以稻谷为主要经济来源,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村民没钱搞其它投资。”杜光荣正犯难时,想到了自己这几年的种柑橘之路。
“2004年底,年桔市场价每公斤卖到4.6元,柑橘是有市场的。”杜光荣说,自己的柑橘苗可以免费提供给村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也可以指导村民。这样下来,村民除了买肥料外基本不用多少投资,于是发动村民把闲置的山地利用起来,让村民一起种植柑橘致富。
请省里专家来村里讲课
村民杜观新2003年开始种砂糖桔,可每到收获季节,别人的果子挂满枝头,他的果却坠落一地。杜光荣知道后,连夜赶到杜观新的果园为果树“把脉”,并对“落果”之症当场开出“秘方”:每到果树结果后就要在树干割些口子,不让果实吸收过多的营养水分。之后,杜观新的砂糖桔在2007年获得丰收。
“村民自己搞种养需要专业知识指导。”杜光荣告诉记者,他在2005年一次性买了100多本农业方面书籍放在村委会,村民有需要都可以借阅。此外,为了及时更新柑橘的种植技术,杜光荣还到省里请专家来村里讲课。
掏钱给家贫学生缴学费
“杜光荣是个真正为村民办实事的好干部。”村民杜岸龙回忆说,在杜光荣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不到一个月,龙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樟潭村也是受灾村之一。受灾后,杜光荣动用自己的私家车带头运送救灾物资和抢救灾民,后来因为长时间浸水,车辆报废了,但杜光荣没有一句怨言。杜岸龙说,前两年,村里有一名学生因为父母多病,家庭经济困难,不能上学。杜光荣了解情况后,自己掏钱帮该名学生缴纳学费。
“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我知道知识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杜光荣说。
【人物档案】
杜光荣,龙门县龙城街道办事处樟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2年开始在樟潭村种植柑橘,目前个人种植柑橘树380亩,年纯收入100多万元。在尝到种柑橘的甜头后,他鼓励村民种植柑橘,目前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2100多亩,2007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本报记者黄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