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计划摄制电视动画故事片《舞火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计划摄制电视动画故事片《舞火狗》

转载 2010/09/07 15:39: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佚名 333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景新民俗文化村的民居建筑与农民画长廊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



中国龙门农民画博物馆已建成投入使用


龙门东较文化广场上的文体表演众多群众

    龙门文化建设走有浓郁地方特色之路
    在全国唯一的中国龙门农民画博物馆内,年轻的龙门农民画画家钟永镰利用特殊染料巧妙地在竹制笔筒上创作龙门农民画,一个市值不足5元的笔筒即刻升值10倍以上。本土特色文化与市场经济结合,在周边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龙门走在前列。
    明年这个时候,在中国龙门农民画博物馆周围,龙门农民画院、龙门农民画村、龙门农民画一条街将建成,这个地方也被冠名为“龙门农民画产业园”。投资商陈鸿祥谈起为何耗资近6000万元兴建龙门农民画产业园时,自信地说:“尽管这种投资回报缓慢,但我看中了龙门农民画的市场潜力,当前龙门农民画的价值还未完全挖掘出来。”
    在龙门农民画产业园旁,有具有浓厚客家文化色彩的大型客家围屋酒店,还有舒适的山顶温泉。特色文化、客家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吸引着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游客前来。文化的魅力在散发,也在转为活跃的低碳经济。这种发展方式,龙门在矢志不渝地追求。
    离龙门农民画产业园不足10公里的地方,以龙门另一个特色文化——— “舞火狗”为载体的蓝田瑶族风情园景区也享受着龙门本土特色文化带来的好处。纯朴、独特、带有神秘色彩的瑶族文化令人向往,也催生了火热的文化旅游经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个几近消亡的千年特色文化(也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舞火狗”衍生品——— 歌舞《织嫁女》、《画乡情》等也在全国舞台上屡屡获奖。
    龙门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除了特色艺术文化,还有生态文化、旅游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在日前召开的龙门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龙门响亮提出要建设文化特色县,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具有龙门特色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进入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

    文化与旅游
    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引起国内外关注
    周末到了,广州游客秦先生一如既往地开着他心爱的宝马车,来到南昆山下坪社区中坪尾居民小组度假。“每次我都住在家庭旅馆,吃走地鸡、无公害蔬菜,爬山、跑步,还带甘甜的山泉水回家喝。”秦先生喜滋滋地说,“我几乎可以拿这里的‘绿卡’了。”
    就在20年前,全省海拔最高的中坪尾几乎与世隔绝,就连买米都要走几十里山路。如今,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或开设家庭旅馆,人均年获益在数千元至20万元之间。有人调侃中坪尾村民:安坐家中,等八方游客送钱上来。
    这是龙门生态文化惠民的一个生动例证。在生态文化惠民过程中,记者还看到了生态文明。在南昆山中坪尾的另一侧,充满诗情画意的十字水度假区正深刻续写着龙门的生态文化发展理念。十字水度假区所有客房都傍翠绿青山依清澈小溪而建,配套用品都采用天然物料,如竹制、木制的家具,陶土、石器用具摆饰等,还开设了森林SPA等生态衍生产品。西方文化的优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紧密结合。
    美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全球50个顶尖生态度假区,中国有两个入选,十字水便是其中一个。“以十字水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龙门的生态文化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龙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如是说。

    拟构建环南昆山核心区域旅游经济圈
    龙门一直秉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坚守保持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一底线。不少来龙门考察的领导、专家发出惊叹:“在全国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竟然还有保护得如此完整的生态!”远近闻名的南昆山则是其中的典范。据有关专家统计,南昆山在平均负离子含量方面是全国冠军。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龙门已开始探索养生文化的发展路径。
    在生态文化旅游方面,龙门已经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但龙门并不满足。当前,龙门提出进行以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等为核心内容的“二次创业”。与此同时,该县将整合南昆山、永汉镇、麻榨镇等地区的资源环境要素,突出该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规划建设环南昆山核心区域旅游经济圈,注重建立健全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生态、政策补偿机制,打造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并将核心区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特色文化
    龙门农民画携带龙门文化烙印走向世界
    在日前举行的达能益力龙门工厂竣工仪式上,许志晖向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章泰年赠送了一幅名为《童年的歌谣》的龙门农民画。章泰年对此非常欣赏,他说:“龙门农民画很有特色,我会把它挂在领事馆里面,向各方客人展示、介绍。”
    龙门农民画还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省运会和首届全国农民绘画展等进行了综合展示,接下来,还将走进广州亚运会。龙门农民画携带着龙门地域文化符号的烙印强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计划开发竹木工艺画
    龙门农民画光鲜的背后也曾遭遇低谷。据该县文广新局局长钟福新介绍,2000年,惠州地区罕有的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龙门农民画画家谭池发带着3名学生,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狭小房间里,艰辛地坚持自己的农民画事业。那时的龙门农民画文化产业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
    直到2006年,陈权枢个人工作室开张,除了他自己创作的画常走出国门外,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前去购买。他还教了数百名慕名求学的学生。
    当然,陈权枢等画家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幸运”,在创作手法上不断创新。而且,购买者指定一个主题,画家们可根据主题进行创作。如此,龙门农民画更能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画家和企业注重开发农民画的衍生产品及其系列产品。该县计划充分利用龙门竹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竹木工艺画,使龙门成为以龙门农民画为母体的综合性新工艺生产基地。
    当前,龙门孜孜以求龙门特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据悉,龙门农民画产业园区的投资商已与广州、东莞的动漫生产制作企业达成了将龙门农民画作品内容制作成动漫产品的合作意向。同时,还计划摄制电视动画故事片《舞火狗》,推广宣传龙门特色文化艺术。
    接下来,该县将加快龙门农民画产业园建设,把龙门农民画产业园打造成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民间艺术(农民画)展示、交流、研讨、创作、销售、体验基地,建设成中国首个集中展示农民画文化的主题园区。

    文化精品
    建设三十里特色文化旅游长廊
    龙门原创文化精品《舞火狗》、《织嫁衣》、《竹鼓舞》、《画乡情》等在省内外屡屡获项。接下来,该县将结合龙门生态型产业发展特点,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联姻,重点是抓好文化精品建设的“五个一”工程:一是建设一条三十里特色文化旅游长廊,全力打造以塔山公园为龙头,沿龙岩寺、景新民俗文化村、东较文化广场、县博物馆、龙门农民画博物馆、龙门铁泉、蓝田瑶族风情园、兰花基地为主线的特色文化产业带,着重抓好产业带的规划布局和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到2015年,特色文化产业带成为惠州乃至广东文化产业的名片;二是用1~2年时间,创作出一首脍炙人口、反映龙门风貌的歌曲;三是力争2015年前,拍摄一部以“龙门故事”为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四是用2~3年时间,制作出版一部有龙门文化内涵的动漫作品;五是用2~3年时间,制作一台有浓郁龙门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全县主要景区每周至少演出一场。

    文化设施
    县城东区拟新建5万平方米文化广场
    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1.2亿多元,建成或完善了一批高品位的标志性文化阵地和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形成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东较文化广场、县博物馆、县图书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龙门县支中心等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其中有4个省二级文化站,6个三级文化站,是惠州市唯一的文化站达标县。全县目前已拥有大型文化活动中心13个,农家书屋(文化室)120家。
    接下来,龙门将加快建设现代化城乡文化设施,完善县、镇 (乡、街道)、村(社区)3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如计划建设有龙门特色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县城东区新建一个占地5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在县城新建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图书馆,把原图书馆与文化馆合并进行综合改造组成文化馆新馆,在文化馆新馆内新设龙门农民画院和龙门农民画创作培训中心;2015年前,乡镇(街道)要建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广场,并配备舞台、灯光、球场及其他配套设施;到2015年,全县较大型企业建有职工书屋、俱乐部、“职工之家”等员工文化设施。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