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龙门人民有个风俗习惯,每到妇女生完小孩坐月子(俗称“月婆”)的时候,家里人就会每天煲上一锅黄酒猪脚姜醋给“月婆”吃,直到坐完月子为止。据了解,这些黄酒猪脚姜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对月婆来说更是如此,多吃能帮助月婆保持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奶水,同时能帮助月婆祛风除湿,其营养价值非常高。这些黄酒猪脚姜醋中黄酒是最重要的一种原料。据悉,黄酒是龙门人民自己酿制的一种甜酒,本地人亦称其为糯米酒。
黄酒的酿制既简单又藏玄机
在龙门,黄酒是很普遍的一种酒品,因其酒精度数极低,亦可称为饮品。其味道清甜可口,深受龙门人民的喜爱,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制黄酒,而且市场上也有自酿的黄酒出售。
据龙城街道的林太太介绍,黄酒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且所需材料也很少,只需要有糯米和酒饼(即酒曲)即可。通过蒸制糯米,和上酒曲放进瓦缸中盖上盖子,待其经过十天左右的自然发酵就可出酒,即可进行取酒。
林太太一边做一边告诉记者说,酿制黄酒虽然方法简单,但是一些问题还是需要注意,比如蒸糯米要适度,蒸得太烂不好,太硬又会影响发酵效果。要将糯米蒸得软而不烂、成粒状方为合适;其次是要把酒曲与糯米搅拌均匀,并注意其比例。搅拌均匀倒入瓦缸后还要在糯米中间挖一个直通至缸底的圆孔,周围再插些小孔,能够使糯米更好地发酵;最后是要注意为瓦缸内的黄酒保持一定温度。“要为瓦缸‘穿’衣服,并用绳子绑紧。温度是影响出酒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一般人家都会把酒桶放在灶头边上保温,冬天更要如此。”林太太说。
林太太说,夏天酿黄酒一般两至三天就会开始出酒,十天左右糯米发酵基本过半就可以第一次取酒了。“第一次取酒后要在酒糟表面洒上一层白酒,能有效防止酒糟长虫子。盖上盖子再发酵一段时间后又可以进行第二次取酒了。”
黄酒能做成多种营养美食
除了给月婆吃的黄酒猪脚姜醋外,林太太还向记者介绍了几种黄酒的做法,例如黄酒蒸鸡、黄酒煲土鸡汤,营养价值高,味道又鲜甜;黄酒煮鸡蛋、黄酒煮汤丸,做成糖水风味独特清甜;或者是用黄酒加姜丝和水煲开直接食用,原滋原味。据了解,龙门人所食用的黄酒不只是纯粹的水酒,通常都是加上酒糟一起烹调食用,口感更为香甜软糯。
据县中医院资深中医师介绍,黄酒是一种保健酒,其功效暖胃健脾,适用人群广泛。“如果是体虚寒底体质的人群饮用黄酒则要用火炙后才能食用,特别是产后的妇女气血两虚,用火炙黄酒饮用,或用黄酒炖鸡、煲姜、煲猪脚等服用能起到温补的作用。”县中医院医师介绍说。据悉,妇女产后饮用炙黄酒可祛风活血、避邪逐秽、有利于恶露的排出、促进子宫收缩、对产后受风等有舒经活络之用。
据记载,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黄酒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它易于消化,能舒筋活血,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黄酒还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黄酒内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在心血管疾病中,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能保护心脏。
据了解,黄酒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助原料。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 (沈知尚)
□ 小知识
黄酒的制作方法
① 准备工作
把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日一夜,泡好后滤干水分备用;找一个有盖子的宽口或窄口的瓦缸或普通的胶桶用以酿酒;其次还要找一个用以蒸糯米的大盘子,可以用那种竹编的底部有均匀小孔的“糍料”(译音)或者是簸箕。提前把这些工具洗净晾干。
② 蒸糯米
把浸泡后的糯米蒸盘里隔水慢火蒸1个小时左右,待糯米蒸熟软而不烂、成粒状即可出锅,出锅后将糯米摊开放至冷却。
③ 和酒曲
把市场上买到的适量酒曲捏碎成粉状,混进适量的冷水中,洒在糯米上搅拌均匀后倒进瓦缸里自然发酵,糯米倒进瓦缸前还要在缸底洒上少量酒曲粉,能帮助糯米更好发酵。
糯米倒进瓦缸后用筷子在中间挖一个直通至缸底的圆孔,周围再插些小孔,让糯米更好地发酵。同时为瓦缸“穿”上衣服,用绳子绑紧保持缸内温度。
④ 取酒
夏天温度高,糯米通过十天左右时间的发酵即可进行第一次取酒。第一次取酒后可在剩余的酒糟表面洒上一层白酒,能有效防止酒糟长虫子。盖上盖子再发酵一段时间后即可进行第二次取酒。(沈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