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金龙大道自2010年重修通车以来,道路的超限超载运输治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市、县领导更是先后多次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加大治超力度,打击超限超载行为。龙门县公路治超情况如何?面临哪些难点?如何有效治理超限超载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
现场直击
一辆货车超载100%
日前,记者跟随龙门县交通综合执法队沿金龙大道往惠城区方向行进,执法队沿途查处超载超限车辆。据介绍,金龙大道作为龙门县的南出口,是通往惠城区、深圳、东莞的交通要道,车流量大、重车多,是治理超限超载的重要路段。
当日10时15分,在该县平陵镇路段,一辆用帆布盖着货物的货车引起执法人员的注意。执法车辆立即靠近该车,示意货车司机减速靠边停车接受检查。司机官某介绍说,车上装的是石英砂,虽然帆布盖着但是没有装满,不存在超载。执法人员随后引导货车来到固定治超检测点进行载重检查,结果总重限40吨的货车过磅总重量超过80吨,超限100%。按规定,货车司机官某被要求卸载40吨货物。官某因此面临6600~7500元的处罚。虽然知道超限超载的危害,但官某表示现在跑运输竞争大,不得不超载。
10时40分,另一组路上执勤人员又拦截到一辆满载煤炭的大卡车,但司机杨某不肯配合把车行驶到治超检测点。原来,这名司机前段时间因超载已经被执法人员查处过一次,没想到这次超载又被执法人员逮了个正着。
已经因为超载受到一次处罚了,为何还要顶风作案?“就是想多拉点,多挣点。”这名司机告诉记者,他的车核定载重是10吨,如果不超载,从平陵镇的黄沙村到隘子村这么短的路线(7公里左右)跑一个来回,根本挣不了多少钱。经过近3小时的教育劝导,自知理亏的司机才同意把车辆开往检测站进行载重检测。
治超措施
重点路段实行24小时不间断执法
谈及治超治限,执法人员感触良多:“公路三分建七分养,严重超限超载车辆对路面的损伤巨大。”据国家权威部门测算,载重10吨的货车超载1倍,对公路的破坏力相当于正常载重的16倍;超载2倍,对公路的破坏力增加到80倍。一条设计使用期限为15年的公路,行驶车辆超载1倍,其使用年限将缩短90%。
龙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治超工作,先后出台《龙门县开展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龙门县联合整治车辆超限超载及道路运输秩序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治超领导小组。
该县还结合实际,加大路面治理力度。采取固定治超和流动治超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超限违法行为,遏制超限运输势头。一是联合治超小组对重要区域、重点路段实行24小时不间断执法,依法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查,重点整治总重超过55吨的车辆,发现一辆查处一辆;二是组织开展大规模的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如与博罗、惠城治超执法队伍协调配合,相互通报,形成合力,有力打击超限超载行为;三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依法追究暴力抗法者的责任。据统计,2011年全县累计投入治超执法人员4085人次,查处超限车299辆次,卸载货物1.6万吨,罚款297万元。
本报记者谢 磊 特约通讯员刘耀龙 通讯员吴晋翔
记者手记
根治超限超载必须社会联动
在跟随治超执法人员巡查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治超工作的不易。路面载货运行是超限超载运输环节的最后一环,而执法人员人力等方面的不足让司机在利益与风险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他们形成利益的共同体,组成逃避超限超载检查同盟,使治超人员往往疲于奔命。
治理超限超载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地区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全社会形成联动。一方面须在货物源头企业监控、载货运行检查等环节把好关,加大司机超载成本;另一方面考虑制订货运市场的价格行业标准,以保证司机的运输利润。
标本兼治,使超限超载运输失去市场,货物运输才能健康发展。(谢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