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产业园区 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
转载
于 2013/02/22 17:43:2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143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依照区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把环南昆山森林温泉度假旅游产业园打造成为广东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园区,使龙门有可能代表广东参加国际化的旅游竞争。”这是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要求与期盼。
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符合龙门实际,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要求。龙门的优势在生态,出路也在生态,必须走生态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县
争取2014年创建成国家级生态县
“生态环境是龙门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龙门的生命线。”这是33万龙门人民的共识。从2011年起,我县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力争2014年创建成功。目前,我县正想方设法在现有的62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和26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增加市级生态公益林32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30万亩,使省、市、县三级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到150万亩。
林业生态屏障建设有效保护龙门的生态环境。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碳汇林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建设都是龙门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县委县政府以“抓铁有痕”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毫不手软地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使龙门的山更绿、水更清。
此外,我县还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推进国土绿化美化生态化,建设绿色龙门。据统计,2010年以来,全县共完成造林作业5万亩,育苗1580万株;参加义务植树57.7万人次,义务植树225万株。
关键词:环保诚信档案
坚定追求绿色GDP
“走生态发展之路必须经得住诱惑,坚决不上不符合生态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定追求绿色GDP的信念。”这是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新要求。为增强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的自觉性,我县计划逐步建立企业环保诚信档案,将企业环保信用与奖惩机制挂钩。
2012年,我县投入23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先进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对华润、光大、塔牌三大水泥企业的排污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可随时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同时,我县还在原有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的考核权重,突出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人文发展等方面指标的比重。
东莞(惠州)产业工业园建设在生态经济特色县建设中地位举足轻重。在项目引进过程中,我县一直坚持“企业落户,环保先行”的理念,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关,5年来共拒绝重污染项目落户46宗,涉及投资总额达15多亿元。
关键词:环南昆山
利用环南昆山旅游产业园区探索新型城市化模式
“全力推动环南昆山森林温泉度假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平台。”这是龙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今后龙门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的主攻方向之一。
目前,园区按照未来发展的规划引进项目和推进项目的发展,在更高标准上建设好园区。据了解,环南昆山森林温泉度假旅游产业园区包括永汉、麻榨、龙华、龙潭四镇和南昆山生态旅游区,面积926平方公里。
龙门的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的很多农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农业生产资料,通过开发农家乐、家庭旅馆等方式参与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的身份可能还是农民,但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却发生了变化,与城市居民接轨,这也是新型城市化模式。可以说,龙门是这种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受益者,不少专家学者寄望,龙门环南昆山旅游产业园区建设能为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闯出一条路子,这也是龙门县委县政府把环南昆山作为战略重点区域来打造的原因所在。(旋海锋 沈知尚 实习生廖玮玮)
记者观察
刚刚闭幕的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会期虽不长,但在报告中却提出了不少新理念、工作新方法,为龙门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与出路。报告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是“生态”二字,这说明了生态在龙门今后发展中所占据的分量。
在报告中,我们看到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的目标更明确,提出要在更高标准上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包括构建“绿色为体、特色为魂”的产业体系;发动群众有序参与生态经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和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组织领导能力等。可以说,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贯穿全县工作大局。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上,更是提出打造环南昆山森林温泉度假旅游产业园区,带动农民有序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旋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