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许志晖谈龙门生态特色文明发展之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政府机关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许志晖谈龙门生态特色文明发展之路

转载 2013/02/22 17:43:3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125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龙门要走生态发展之路,要走特色发展之路,要走民主法治文明的创先之路。”1月16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在接受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时就龙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以及旅游产业发展、新型城市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发展思路
    坚持走生态特色文明之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龙门县从确立“生态立县”到提出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的目标,所追寻和探索实践的正是一条生态文明之路。1月15日,省委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七场专题报告会暨学习交流和总结大会召开,许志晖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县(区)委学员代表在省总会场作了题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交流发言。

    许志晖分析说,作出判断的依据是龙门的实际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龙门是典型的八水一山一分田,受交通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龙门处于一个欠发达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龙门需要奋起直追,要如何才能实现后来居上?“如果是学人家大规模城镇化、工业化,实际上没有任何优势,成本也很高,硬那么做的话,代价也将非常高。”许志晖说,“一个地方的发展要后来居上,肯定要对发展趋势有所把握,我们把它总结为三句话:以功能比强弱、以特色比高低、以文化论输赢。”

    确立了“珠三角生态花园”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的发展目标后,龙门一方面致力于持续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让生态环境始终在珠三角保持领先;同时,大力推动龙门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发展生态型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型城镇,让龙门的生态型产业在珠三角形成竞争力。在追求发展和物质积累的过程,注重文化内涵,弘扬本地优良传统,发展特色文化,为城乡发展建设注入文化内涵,使其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品质。

生态文明
    政绩考核将增加生态文明的权重

    许志晖分析说,要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平台,构建“绿色为体,特色为魂”的产业体系。首先,要规划、布局。“在整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布局我们的莞(惠)工业园,环南昆山森林温泉度假旅游产业园区,县城东区和中心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打造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新型城镇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形成发展优势。”

    “除了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外,我们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的基础建设,包括城乡污水、垃圾处理,包括农业、林业的生态建设等等。”许志晖表示,要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树立生态发展的导向,将考虑尝试在政绩考核当中适当增加生态文明的权重,引导政府、企业和民间树立生态发展新导向。

    许志晖认为,一个地方生态文明的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归根到底是老百姓是不是支持、积极参与、自觉维护发展生态文明当中的各种规矩。“所以我们觉得要坚持发展惠民,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群众参与生态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他表示,每年将70%以上的新增财力投入民生领域,着力提升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同时,在项目的引进、落户和发展过程中,要引导群众有序地参与,并让群众能够从参与当中长期收益,既要考虑群众的眼前利益,还要考虑其中长期利益。

基层治理
    注重培育民主法治文明理念

    “要维持一个地方长期、和谐、有序的发展,实际上是要把文明的、民主的、法治的理念、措施和做法,落实到基层,不断地发展成熟和完善。”许志晖谈到了四民主工作法、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司法惠民工作站以及信访听证会等基层治理的法宝。

    他指出,四民主工作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保障村民的民主权、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理事权,规范两委会的运作。而诚信守法先进户就是村委会对村民的一种引导,通过调动群众参与,在村民当中形成新的村规民约,把德治、法治的理念和做法融入到村规民约当中,形成大家的一种规范。党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也与其挂钩。司法惠民工作站的意义就是司法队伍走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的家中,用法律的知识和手段去帮助群众去分析、解决矛盾和纠纷,培养契约精神。信访听证实际上就是将相关的利益各方召集起来,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

新型城市化
    旅游带动实现人们就地城市化

    旅游是龙门县的主导产业,也是直接惠及民生的幸福导向型产业。近年来,龙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森林度假、温泉养生、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四大旅游板块。2012年,全县旅游接待量559.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2亿元,分别增长17.66%和18.73%。

    从过去单一的观光旅游到如今多元化综合度假旅游发展格局,龙门旅游实现了转型升级。当前,龙门县正在谋划布局新一轮的旅游发展。在龙门境内,将整合南昆山、永汉、麻榨、龙华、龙潭共926平方公里的区域资源,打造环南昆山森林温泉度假旅游产业园区。在跨区域合作方面,龙门将联手增城、从化、博罗三地,做大广东旅游发展文章,代表广东旅游参与全球化竞争。

    旅游惠民是打造旅游产业园区的重要动力。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发展,并从中受益。近年来,大量的农家乐、农家餐厅涌现,同时,旅游的发展,也带旺了当地的农特产品销售。而发展旅游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新型城市化的建设。

    许志晖分析说,城市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农民进城,一种是把农村建成城市。而龙门为新型城市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典范。他列举了南昆山中坪尾作为例子。他说,“我们在中坪尾看到的还是山村,还是农民,还是原来的生产资料,可是人们已经从第一产业转向了第三产业,而且其收益的稳定性和总效益远远超过进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种改变,实际上就是新型城市化的有益探索。(姚志玲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