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曾几何时,修伞匠背着工具箱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如今,穿行在城市街头的修伞匠也越来越少。然而,当一把雨伞只坏了一条伞骨、一个按钮的时候,你会发现,扔了有点可惜,找个修伞师傅修一下就可以重新使用,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默默无闻的修伞匠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近日,记者在县城谷行街口遇到了一位坚守了20多年的女修伞师傅。
风雨不改“蹲守”修伞摊点
近日,记者途经县城谷行街口时,见到了一个修伞的小摊点,一名女师傅正在认真地修理着手中的坏伞,身边的三轮车上摆放着许多修好及待修的雨伞。地上还放着钳子、螺丝刀等各种工具。摊子虽不大,但前来修伞的顾客还不少,摊子周围经常站满了前来修伞的市民。
这名女师傅姓李,龙城街道鸬鹚村人,以前在谷行街原百货商店二门市门口修伞,该门市关闭后,她就一直在这摆摊修伞。
一位大伯送来了两把坏伞,李师傅检查后告诉他说,“一把伞4根伞骨坏了,另一把的开关坏了。”说完,她把一大块布摊开在腿上,用钳子将已经坏了的伞骨剪断,换上新的,将伞布罩在新换的伞骨上,用穿好的针线缝起来,一会儿工夫一把伞就被修好了。在娴熟的手艺下,另一把伞的新按钮很快就换好了。将修理好的伞交给大伯后,李师傅来不及休息,就又拿起一把伞骨折了的伞修了起来。
在忙碌的间隙,李师傅讲起了她的修伞生涯。据说,她修伞已经有20多年了,当时是跟一名师傅学习的,同时自己也琢磨修伞的技巧。“以前修伞的人很多,每次下雨过后就有许多人拿着坏掉的伞来修理。随着伞变得越来越便宜,修伞的人也就少了,修一把伞一般就收几块钱,这样的手艺是挣不到什么大钱的,但三餐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李师傅说。
“修伞的利润很少,如果租店铺,我怕自己赚的钱都不够交租了。”当问及为何不找个固定的修伞店铺时,李师傅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李师傅表示,20多年来她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以前的伞大多都是长柄伞,颜色不鲜艳,也不方便携带,现在的伞不仅变得漂亮了,还十分的小巧。”李师傅说,现在一把普通的新伞也就十几块钱,很多人根本不在意,伞用坏了就扔,不会想到拿来修理。伞现在虽然便宜了,但质量却没法跟以前比了,做工非常的不好,一把伞往往用不了多久。
市民盼修伞手艺能够一直保留
对于修伞这个行当,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家住谷行街的黄大爷回忆说,“以前,在谷行街经常见到修伞的师傅,很多摊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整条谷行街就剩下这么一两个修伞点了。”
家住环城东路的何姨说,10多年前,只要是不下雨,一大清早,便会有修伞匠走街串巷修伞。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修伞师傅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现象很难再见到了。“生活条件变好了,许多东西坏了就直接扔掉了,何况现在一把新伞也就十几块钱,修伞费用高了市民接受不了,低了修伞师傅又赚不到钱,慢慢地修伞师傅就少了。”何姨说。
市民沈女士无奈地表示,前几天下雨,出门找伞,翻箱倒柜地足足找出有四五把雨伞,但都是坏伞,不是伞柄坏了、伞架松了,就是伞面破了,总之没有一把真正能用的。“这些旧伞扔了很是可惜,想拿到修伞点去修,过几天不用伞的时候就把事情给忘了。”很多居民表示,家里每年都有用坏的伞,因嫌维修麻烦直接就扔了,有的就把坏伞锁在了储藏室里。
对于修伞的地方,很多受访的市民都知道谷行街这个修伞点,也都希望像谷行街这样的修伞点能够一直保留下去,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文/图 旋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