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市“两会”上,青少年足球发展受到人大代表关注。 《东江时报》资料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我们学校前段时间组织学生到市里参加了两场足球赛,花费2万多元,拿了两个冠军,只有奖杯没有奖金。”市人大代表、龙门县龙城二小校长刘玲芳说,龙门的校园足球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缺乏专项资金,导致办公经费少的小学校“不敢去比赛”。
“龙门申报了41所广东省足球特色学校,各校都在推行足球进课堂,对孩子们的体质提升很有好处。”刘玲芳告诉记者,以龙城二小为例,学校在体育课中加入足球内容,孩子们每天早晚训练,寒暑假也有足球培训。“但是我们的经费不足,体育老师每天早上六点多到校训练学生足球,下午五点放学后又训练到六点多,都没有补助,学校只能在绩效工资上给他加一点,算下来一天只有几元钱。这学期我们到市里比赛,由于足球赛人员多、比赛时间长,包车来回、吃饭、住宿等费用加起来,每次要花1万多元,获奖后也没有奖金。像我们这样较大的学校还能支持,小学校就难了,我们学校辖区下有一个几百人的村小学,一个学期办公经费才5万多元,就不敢去比赛。”
刘玲芳加大对龙门校园足球的扶持力度的建议,引来不少代表附议。市人大代表何伟康建议,由于小学生足球运动员训练时容易受伤,教育部门要有提前的应急预案;同时,学生参加足球运动队后,学校应和家长加强联系,告诉家长足球运动既锻炼了身体,也能促进学习,打消家长的后顾之忧;此外,还要解决好足球运动员的出路问题。“这样足球运动才能真正生根发芽,让龙门成为广东继梅州之后新的‘足球之乡’。”
2014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划入重点任务。而足球已成为龙门县的教育特色项目,从2011年开始,该县组队参加“达能少年世界杯足球赛”中国区决赛,并连续3年作为“达能少年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3大赛区之一。在2014年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中,由龙门县龙城一中、龙田中学组成的惠州市足球代表队获第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