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刘校聪经常翻山越岭巡查线路和供电设备。本报记者余雪芹 摄
在领导、同事眼里,这个“90后”小伙是所里的 “万金油”,阳光、直率,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工作上的难题总能手到“病”除,风里来雨里去,在工地攀上爬下的,从不怕脏不喊累。他就是2015年广东电网公司“优秀共青团员”刘校聪,现任龙门县麻榨供电所安全管理员。
麻榨是龙门县最偏远的乡镇,从县城驱车要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该所是龙门电力系统中较偏远、条件最差的一个供电所。在一线待了将近3年,刘校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他从没有错抄一个表,没被一个客户投诉,监护的工程项目“零事故”。
去年3月,麻榨辖区内遭遇暴雨袭击,刘校聪负责的是10kV隔河线F8东安支线前段线路的抢修复电任务,要尽快送电就必须过河。灾情就是命令,刘校聪忘了掏出裤袋里的手机就急忙下河,那时河水已经浸过他半个身子,他半游泳半涉步挪过去,抢时间完成了抢修任务。
没抢修作业的时候,他会带上测距仪、望远镜、相机等工具翻山越岭去巡视线路、设备,核对数据等,若发现线路运行有故障或用户有用电疑难,他都会想尽办法解决。
“我们守护的是安全,是生命,这是职责,是担子,丝毫都不能松懈。”2014年,刘校聪开始担任麻榨供电所安全管理员,1年多来,他一直以“安全第一”为工作理念,总结了多条“真经”。3年,上千个日日夜夜,这位坚守山沟沟、穿着厚实蓝色工服戴着“蓝帽子”的“90后”穿梭在山林间,已成为山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报记者余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