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妻子变植物人警察丈夫不离弃 每天读情书呼唤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妻子变植物人警察丈夫不离弃 每天读情书呼唤

转载 龙门视窗2016/02/19 10:25:4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124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潘海苏每天为妻子按摩,和妻子说话。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资料图片

随着岁月流逝,情书已经发黄

■《东江时报》记者蔡伟健

凌晨4时,北风凛冽,龙门县公安局龙江派出所副所长潘海苏拖着疲惫的身体从派出所回到家中。他径直走向最里面的房间,那是妻子躺了6年多的房间。“我去抓人,所以回来晚了……”潘海苏打开话匣,躺在床上的妻子陈丽珍听不听得到,他没有把握,但是他愿意讲。潘海苏每天读他写给妻子的情书,希望唤醒妻子。

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妻子

潘海苏2001年从部队转业回到龙门,到龙门县公安局工作,对党、对群众他问心无愧,对家人却有着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当兵十多年来,潘海苏和妻子陈丽珍几乎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每次回来探亲,潘海苏看到妻子忙里忙外都很愧疚,一年才回一次家,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家里的一切都压在她的身上。部队转业后在路溪派出所,因为离龙江的家里还有一段距离,加上工作又忙,经常加班加点,往往要一个星期或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有时回家不到半天接到任务又要赶回单位,妻子一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独自撑起一个家,却从来没有向丈夫抱怨过。

2009年5月的一天晚上,潘海苏的妻子突发脑溢血,情况危急,“倾家荡产都要救她。”在广州陆军总医院ICU病房呆了两个月后,妻子意志顽强硬是闯过了“鬼门关”,却成了植物人。随后,潘海苏将妻子转到了广州友好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在进行康复治疗的一年时间里,潘海苏经常广州龙门两地跑。虽然请了护工,但他还是放心不下,一有空闲就跑过去看望照料妻子。

2011年11月,潘海苏把妻子接回家中照料。为了工作家庭两不误,他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买菜、熬粥、煲汤,然后骑着摩托车到派出所上班。下班后,他又匆匆赶回来买菜做饭。为了让妻子不长褥疮,他给妻子买回专门的医用床和气浪护理床垫,还专门找木工做了一张洗澡用的间隔木板床。只要有时间,他就拿出和妻子谈恋爱时写下的上千封情书,给妻子读上一两篇,希望妻子能感受到,能够醒过来。

扎根基层化解矛盾有一套

凡是与潘海苏接触过的人,都佩服他做人的实在劲、做事的认真劲、工作起来的干劲和韧劲。领导说他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的“老黄牛”;同事们说他是一个没架子、没毛病、有情谊的“好老哥”;同事和朋友说他是艰苦奋斗的“草根民警”。

当过基层派出所民警的都有一种感触,那就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很难解决,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各不相让,弄不好就会引发流血事件。多年来,潘海苏总结了一套解决纠纷的有效办法。再难的纠纷,到了老潘手里都能解决掉。用群众的话说,“我们就相信老潘,一切听老潘的”。他本着“依法调解、以德协商”“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疏导教育、防止矛盾激化”“自愿、平等”“综合治理”调解原则,认真开展治安纠纷调解,尽量使双方当事人都同意接受,最终自愿达成协议。

2012年12月9日下午,潘海苏接到信息员反映,龙江格浪村晚上要打架。为防止流血事件的发生,他立即赶到格浪村,找到当事人陈某和黄某。经了解,二人为了放田水发生纠纷,双方准备了几十个人打架。陈某是老潘爱人的亲戚,一见老潘,就不好意思了。通过老潘耐心细致、苦口婆心的教育,一场即将发生的流血事件就这样化解了。

去年12月18日晚上,老潘已躺在床上休息,接到镇卫生室称有人在卫生室闹事的电话后,二话没说,马上赶到现场。现场有十几个外地民工因一名女子在该卫生室看病没有看好,要求赔偿,并威胁主治医生。老潘赶到后很快控制了场面,并很快就化解了矛盾。

近3年来,潘海苏共调解民间纠纷80余起,化解各类社会矛盾20余起,及时化解了各类不安定因素和矛盾,较好地实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