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3至5年内投30亿元推进园区建设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3至5年内投30亿元推进园区建设

转载 2010/07/12 12:57:5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95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记者从市 “双转移”办公室获悉,东莞、惠州两市经过多次协商,日前正式签订 《东莞市与惠州市共建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协议书》,确定以2007年已被省认定的东莞桥头(龙门金山)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两市合作共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载体,整合周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并更名为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联手打造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竞标第四批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扶持资金。

  工业园首期面积7.33平方公里

  记者了解到,该工业园以4平方公里的东莞桥头(龙门金山)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基础,再整合周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6.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建设一个首期面积7.33平方公里、远景拓展30平方公里的产业转移园。

  《协议书》指出,两市联合成立管理委员会,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务实、高效的协调合作机制。并商定,未来3~5年,东莞市将投入5亿元,惠州市投入5.5亿元,联手强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全力谋求两地产业的对接和合作;如果成功竞标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扶持资金5亿元,利用部分资金向银行融资10亿元,同时带动各方面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届时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30亿元,园区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300亿元,一个名副其实的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将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惠州市乃至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悉,2006年至今,龙门县对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86亿元。园区首期建设基本实现 “四通一平”,路网基本成形,设施配套完备。园区日供水能力达4万立方米,远期将达到6万立方米,投资2.7亿元的220KV昆山变电站已投产运营,可以满足园区用水、用电的需求。

  同时,由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1.76亿元信贷资金已陆续到位,并将全部陆续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届时,园区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

  电子信息等成为园区主导产业

  市“双转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具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聚集优势、要素供给优势、宜商环境优势、合作机制优势、园区环保优势、发展前景优势等突出优势。

  “通过发挥优势,打造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两市优势互补,推动两市产业优化升级和惠州新一轮大发展。”该负责人介绍,基于这一发展理念和定位,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确定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服装加工、新型建材,辅助产业为竹木加工、物流等。 (记者魏怡兰)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