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有一座大山,横亘于龙门县地派镇与从化市吕田镇之间,更有人说它是看日出的绝佳之地。这座山,名叫桂峰山。
在2006年出版的 《惠州市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里,桂峰山是我市森林生态旅游规划里极为重要的棋子。山、水、奇石、瀑布、植物构成的美丽风光,每立方厘米超过10万个负离子的新鲜空气,让这座距离惠州市区120多公里的大山开始变得闻名遐迩,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度假胜地。
桂峰山有史前人类活动遗迹
在桂峰山的西麓山谷中发现了大量各类型的打制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等。
桂峰山距离地派圩镇不到6公里,徒步前往需一个多小时。
桂峰山主峰海拔1085米,不仅是地派第一高峰,同时也是从化市第一高峰、广州市第二高峰。据相关资料介绍,桂峰山东起地派镇,西至从化吕田镇官洞村,南起吕田镇鲤鱼洞村,北至吕田镇三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至于桂峰山得名由来,据传山上湖中有仙鱼,故称为贵峰山,谐音桂峰山。
桂峰山在史前就有人类活动。早在1990年,吕田镇联丰村的村民在桂峰山的西麓山谷中发现了大量各类型的打制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等。这些史前石器均以河砾岩打制,有的局部磨光,部分石器的手持部分还明显有经长时间手指摩擦而形成的凹痕。据桂峰山旅游度假村有关负责人介绍,桂峰山还有一处清代造纸遗址,但由于年代久远,文化遗存早已湮没草莽之中,难寻痕迹。
关于桂峰山的史志记载,我们所能找到最早的是明代嘉靖六年(1527)由黄佐纂修的《广州志》:“桂峰山,在(增城)县城西南四十里,其鸟多鹧鸪。”这时的桂峰山似乎还没有以俊美山川而闻名。至清康熙二十六年的《龙门县志》,桂峰山就开始已独特的自然景观引人注目:“桂峰山,在县北七十里,多桂花,秋风时香闻十里。”由此可见,桂峰山之得名,恐非仙鱼传说,而是以桂花成名。
杜鹃花和茶叶成金字招牌
曾有一种名叫“桂峰顶”的名茶,被《中国茶事大典》一书所收录,列为清代名茶。
古时桂峰山以桂花成名,但今天的桂峰山有了另外两张金字招牌——— 杜鹃花和茶叶。每年的4月至6月,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就会让数以万计的游人涌入桂峰山,感受杜鹃花海的神奇魅力。据说吕田镇鲤鱼洞村附近的山里还有一种名叫云卷杜鹃的大树,它们长在溪边瀑畔,挺着二三十米高的躯干,盛放一树繁花,淡紫、微红、粉白,如雪如霞。据说此花落入涧中,若鱼吃了便有毒。遗憾的是,“惠州边界行”采访组此行没能赶上花开季节,只能与杜鹃花失之交臂。
桂峰山因山高地寒,其出产的茶叶也相当珍贵。据民国 《龙门县志》记载,桂峰山曾有一种名叫“桂峰顶”的名茶,“味绝佳,但出产无多,极难得”。正因难得,“桂峰顶”被《中国茶事大典》一书所收录,列为清代名茶。与地派镇一山之隔的吕田镇在建国前也有制茶习惯,尤其是桂峰山云雾茶,甘香嫩滑,成为从化茶叶上品。
时至今日,传奇般的“桂峰顶”更加难得一见,但桂峰山茶仍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当地人告诉我们,用桂峰山泉水泡的桂峰山茶,茶色清淡,口感甘醇厚重、清香持久,是当之无愧的茶之珍品。
更有趣的是,桂峰山上的茶树大多是年岁甚高的大树,不知情的人就算站在茶树下,也不知道是茶树。这些高大的茶树并没有生长在常人所能到达的地方,而是静静地隐身在山中断崖处。旧时的采茶人,每到清明、白露,他们就带上干粮,背着梯子和攀绳向桂峰山腹地进发,必须得数天才能有所收获。
50多处瀑布深藏山谷之中
“仙女沐浴”瀑布落差90多米,宽20多米,周围充满水汽,犹如在仙境。
桂峰山里最迷人的景色,当数深藏山谷之中的瀑布;而要遍览桂峰山里50多处瀑布,没在山里呆上半个月是不可能的。我们选择了负有盛名的“仙女沐浴”瀑布和双龙瀑布,去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自然奇景。
走进桂峰山森林公园,触目可见的除了高大参天的树,就是沟壑纵横的山谷溪流。据介绍整个森林公园蓄水达47.44万吨,仅是桂峰山东麓就至少有20多条溪流。这些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流,最终汇入小庙溪,再汇入地派河、天堂山水库,一路南下最后汇入增江。
溯溪而上,就会看到堪称惊艳的“仙女沐浴”瀑布。瀑布落差90多米,宽20多米,磅礴的气势在广东省的瀑布中也是少见的。由于当天飘着小雨,使得瀑布周围充满了如烟如雾的水汽,让瀑布更显仙气。
由于瀑布太高,摄影记者的镜头根本无法拍摄全貌,只能跨过溪流在瀑布对面的山坡上另寻高处拍摄。一番艰难的攀登后,果然给我们找到了一处绝佳的拍摄点,气势磅礴的“仙女沐浴”瀑布尽收眼底,让每个人都陶醉其中。
直到见到双龙瀑布后,才知道“仙女沐浴”瀑布还不算高。双龙瀑布由上下两条瀑布组成,故称 “双龙”,落差超过了百米。这次我们再也无法找到合适的拍摄点,留下了一丝遗憾。
空气负离子含量居惠州之首
空气负离子均值高达140200个/cm3,是桂峰山一种无形的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
在桂峰山瀑布区,除了能看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景,还能呼吸数以亿计的含氧负离子。
据 《惠州市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记载,2004年,专家们在惠州境内选择了307个监测地段,其中291处位于森林生态旅游区内,结果有47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10000个/cm3以上。桂峰山森林公园也是监测地段之一。专家们在桂峰山瀑布区监测时惊讶地发现,桂峰山瀑布的空气负离子均值为140200个/cm3,在惠州高居首位,比第2名、位于南昆山的仙霞瀑布还要多出近40000个。
众所周知,空气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的功效,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一般情况下,国际上认为空气负离子浓度在700个/cm3以上有利于人体健康,1000个/cm3以上对人体健康有利,10000个/cm3以上可治疗疾病。由此可见,这些看不见的空气负离子,却是桂峰山一种无形的、高科技的、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
鲤鱼洞传说见证东西山麓两地友好交往
从化和龙门双方根据烟飘向何方而定夺该由谁管辖鲤鱼洞,为了纪念这礼义之举,此村便定名为“礼义洞”。
距离桂峰山森林公园最近的邻市乡村,正是吕田镇的鲤鱼洞村;而要穿越桂峰山抵达鲤鱼洞村绝非易事。桂峰山是九连山脉的余脉,连绵十数公里,就像一座天然屏障,阻隔了两地村民的交往。
但是前往“仙女沐浴”瀑布的山路上,有一条羊肠小道一直延伸,可以通往鲤鱼洞。据说鲤鱼洞原名 “礼义洞”, 据说很久以前,从化和龙门两县都争着要接管这个山村,各有理由,相持不下。后来为了不失和气,双方协议在一个隘口处点—柱香,看香烟飘向何方而定夺。结果烟飘从化,从此鲤鱼洞就归了从化。为了纪念这礼义之举,此村便定名为“礼义洞”。后来年代久了,也不知道何时按谐音转叫成“鲤鱼洞”。
鲤鱼洞的传说见证了桂峰山东西山麓两地百姓的友好交往。桂峰山不仅仅是一座拥有自然美景的大山,它还有足够的历史韵味和人情味,值得深入其中的每一个人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