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领导干部大调研】关于我县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调研报告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政府机关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领导干部大调研】关于我县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调研报告

转载 2012/11/29 16:25:5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中共龙门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聂志平 128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09年底至2010年,我县出现阶段性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打击逃废债失信行为,取得一定成效。但加快推进信用环境建设仍是我县当务之急。

一、我县出现阶段性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及其原因

    不良贷款特别是涉农不良贷款的集中涌现,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的因素,而农户小额贷款不良是直接导致全县社会信用环境变差的根本原因。

    (一)个别逃废债人侥幸心理严重。部分农户在种植果树收获后,首先考虑的是归还农药、化肥等农资赊账以及其他私人欠款。个别农户选择先建房,将资金用完,再以种种理由赖账。

    (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监管存在缺失。有的联保小组有还款能力,在得知其他联保小组不还贷后也不还款,形成了“组看组、户看户,谁也不愿多归还,想占便宜”的局面,联保制度执行的结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完全相反。

    (三)进入司法程序耗时长执行难。法院实际执行效果差,不仅耗时长,金融部门还要预垫诉讼费、执行费,影响金融机构依法收贷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赖账歪风。

二、我县打击逃废债失信行为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敢于直视问题,提高了打击逃废债行为的及时性。县委常委会、四套班子联席会议以及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打击逃废债失信行为。

    (二)开展调查摸底,提高了打击逃废债行为的针对性。组派工作组对涉农金融机构不良小额农户贷款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清收可行办法。

    (三)多方密切联动,提高了打击逃废债行为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人行监管和司法机关作用,加大打击力度。

    (四)开展专项打击,提高了打击逃废债行为的威慑力。将清理公职人员拖欠贷款工作纳入“三打两建”工作范畴,形成高压打击态势。80名公职人员与银行签订还款计划,涉及金额571.9万元,44人主动归还本息共88.9万元。

    (五)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借鉴“郁南经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书记两次批示,自觉主动学习推广“郁南经验”。鼓励金融机构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将新增存款主要留在当地使用。

    (六)建设诚信守法档案,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诚信守法先进户”可享受农信社3至5万元的低息信用贷款,并在医保、老保险方面给予补助。组建了县级农信社“三农”贷款专营中心,为农户提供信贷金融服务。

三、加强我县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打击逃废债工作力度。坚决打击赖债特别是公职人员赖债行为,把不良贷款额度(比例)压降到符合上级行的贷款管理要求。

    (二)建设公共联合征信系统。抓住市“争取在全省率先建立集中统一、信用信息全覆盖的公共联合征信系统,打造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的契机,完善县级征信平台和网络建设。

    (三)营造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社会氛围。大力开展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开展好“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给予金融支持和便利服务。

    (四)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一个网络(信用龙门网)、两个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对外发布平台),培育五大主体(政府、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着力打造“信用龙门”。

    (五)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鼓励发展一批以支农金融业务为主的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

    (六)推广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推广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开展金融知识下乡宣传,代理销售支农金融产品,打造农金对接平台。

    (七)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借鉴市和兄弟县区的做法,争取成立金融局,得到上级金融部门更多支持、指导。(文章有删减,未经本人审阅)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