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今日•龙门》专题栏目,集中展现龙门县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和谱写的壮丽诗篇,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新征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百年今日•龙门》专题栏目,集中展现龙门县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和谱写的壮丽诗篇,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新征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三宝出西溪,竹笋好鸡和蜂蜜。”西溪地处群山之中,各类花木繁盛,其中鸭脚木尤其多。因此这里放养的蜜蜂所产的蜂蜜,品质尤其优良。
宋代著名诗人韩维在诗作《过游龙门诗十二首·西溪》中曾写道“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凉叶覆山泉,修篁翳茅屋。”诗中描写的美景虽然是洛阳龙门的西溪,但却与龙门龙华的西溪十分相似。
溪水是西溪村的标志与灵魂,由于群山绵延,竹木茂盛,这里的溪水格外清澈。生活在这儿的村民至今依然喜欢用溪里的水洗米,做饭,洗澡,他们坚信,这条溪里的水,有着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
一一龙门县原创征兵动员歌曲词、曲:罗文光演唱:黑哥们儿组合和音:茂宗、孙沐编曲:孙沐原以为我的名字平淡无奇人群中默默无闻没几个人认识简单的日子小小的天和地静静地成长未曾经风雨原来你也是和我一样的年纪一
全国人都知道食在广东,尽管这里物产富饶,可食者众,但是论起广东人最爱吃的,那还是鸡,因此在广东有“无鸡不成席”的说法。
西溪村地处龙华镇西北部,东至黄瑶洞,与龙江镇相接,南邻茶胡村,与麻榨镇相望,西至高沙,与永汉镇相邻,北接龙潭新寮村,与左潭镇相接。全村土地总面积有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1489亩,人均耕地0.71亩。山地面积有41200亩,森林覆盖率达89.8%。
横槎,与舟有关,与水有关,自然也就与桥有关。在古代,横槎两侧群山草木丰茂,水源众多,汇集到村中,形成众多的溪流,这些溪流在灌溉农田、滋养果木的同时,也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因此在重要路段造桥,成为村民的共识。
横槎村地处龙门县西南部,龙华镇西部,东至马嘶村,南连到滩村,西邻永汉镇,北接高沙村,省道119、广河高速、汕湛高速横贯而过。横槎土地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60亩,水田1580亩,人均耕地0.85亩、山地面积1670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5%,其中,生态公益林2600亩,杉、松、杂用林1500亩,经济林1100亩,环境优良,是市级生态村。下辖洞尾、俄新、石田、新新、新围、田心、儒林、黄坑、
创作背景龙门本土音乐爱好者罗文光、刘志锋、唐广祥等同志,深入龙门县白芒坑、低冚、芒派等红色革命遗址,数易其稿,创作了歌曲《红军来过我的家》,力求还原红四师转战龙门的光辉历史。《红军来到我的家》由童音、
土湖村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如此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很多外乡人才到此创业,其中便包括东莞虎门人邓润球。
在土湖村民口耳相传中,有一条巨龙,跨越千山万海来到龙门,而巨龙的心脏正在土湖村中跳动。
老党员、土湖村原村长王焕深,年近九旬,至今依然精神矍铄,是当年杜氏公祠参加革命的青年之一,与王文虎、王木兴、王木带都十分相熟。而今,烽火远去,老人家生活在龙门县城,子孙绕膝,每天做诗写文,怀念战友,歌咏盛世。
在禾仓,提起龙门农尊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大家都十分熟悉。合作社的带头人李志坤虽是外地人,但对禾仓充满了感情,他常称自己是新龙门人。
在龙门的大街小巷,常会看到一款名为“瑶翠山泉”的矿泉水,这水便是在禾仓村生产的。瑶翠山泉品牌的创始人梁伟中,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丁坑人,也是惠州市宝元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土湖村地处龙潭镇东部,东至鸬鹚村,南至合头村,西至禾仓村,北接下埔村,距县城约12公里。
传统技艺、习俗等非物资文化遗产,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也是一种活态文化。
江厦村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由于先辈的辛勤劳动,旧时村民先后在河源及新丰县置有田地,多有殷实之家。今天,江厦村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家墙绘、美化村道、整治巷道、污水收纳、栽花种树,一个人文厚重的江厦,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下,变得愈发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