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沉淀下的龙门文化

沉淀下的龙门文化

5302

沉淀下的龙门文化

  • 龙门永汉镇王赛春堂舞貔貅,传承百年的客家文化!

    王赛春堂舞貔貅是龙门县永汉镇寮田村红卫村民小组的传统表演,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逢春节、元宵和其他喜庆日子,村里都要舞貔貅,表达驱邪逐疫、迎新纳福的愿望。每次表演完貔貅舞后,队员们都要表演一番拳术,名为梅花拳。2018年12月,龙门县永汉镇王赛春堂舞貔貅和梅花拳,双双入选惠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星冈书院:龙门旧时文教重地

    清雍正年间,朝廷又开始大力提倡书院,并以公费支持,书院大兴,广东尤其突出,后人称书院“粤省所建最盛”。 到清一代,龙门有两间书院,分别为星冈书院和兴贤书院,其中,星冈书院对龙门文教影响重大。龙门设县时,围七星冈建城池,因得“星城”美誉,以星冈命名书院,足见该书院的特殊与重要。

  • 静静的西林河(组诗)

    我看见西林河赤诚的心

  • 龙门县功武村,随处可见红砂石

    古建筑物有很多历史符号五宅围将围屋与广府民居特点很好地结合起来走进功武村随处可见由红砂岩条石构建的建筑物五宅围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惠州市龙门县辖下的龙华镇功武村。功武村建村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

  • 赞!龙门永汉“上灯”喜庆热闹,添灯添福

    “上灯”文化是客家民俗之一,它是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2016年4月,龙门上灯习俗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8年12月,龙门上灯习俗列入惠州市第七批市

  • 走近非遗|龙门美食——艾糍

    春雨绵绵,万物生长艾草也星星点点的夹杂其中嫩生生,绿油油在暖暖的春风里招摇着,煞是喜人每到这时,龙门人都会到田野上采撷艾草来制作一道美味的食物——艾糍艾糍起源龙门人吃艾糍源于清代中期。

  • 龙门最强年味

    新年龙门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气息,在春节前西林河畔早早挂起了红灯笼、亮起了璀璨的灯光;花街、市场供销两旺;新年本地的文体活动预告让人期待……新春最强年味有些什么?走!去瞧瞧~

  • 走近非遗|龙门别样年俗:“做棚”

    春节可以说是我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但在龙门县许多乡镇一个叫“做棚”的节日热闹场面却盖过了春节。“做棚”是当地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村民通常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底,选一个最佳日子即“棚日”,准备丰盛的菜肴、美酒,邀请亲戚朋友一起前来庆贺,并邀请外地戏班前来助兴,是整个春节最热闹的一天。哪一户亲友客人最多,菜、酒最丰盛,哪一个村组织规模最大、演出人员最多、表演最精彩,就表示哪户、哪村来年丰收,人丁、六畜兴旺,日子红火、身体健康,所以“做棚”一年比一年丰盛热闹。